第24頁(第1/2 頁)
韓氏孃家是皇商,家財萬貫,為嫁到昌平侯府,光嫁妝韓家便陪嫁了一百萬兩白銀。
當時昌平侯還是世子,仗著有太子做靠山,還沒娶正妻,院中已是鶯鶯燕燕一片。
雖然沒有庶長子出生,但昌平侯府顯然一個「火坑」,門當戶對的都不願意將女兒嫁過去。
這太子還沒登基呢,昌平侯世子便如此浪蕩,日後得勢那還得了。
無奈之下,眼看到了年紀,昌平侯府只能低娶。
韓家是江南皇商,早有高嫁女的打算。
昌平侯府沒落已久,縱使德妃育有太子,依舊不得景宗喜愛,可以說若非景宗僅先帝一子,皇位真輪不到先帝做。
景宗在世,昌平侯府自是小心,家中金銀屬實不寬裕。
於是,這不就一拍而合,成了兩家的聯姻。
韓氏的嫁妝成功讓昌平侯府的生活質量上升了一大截。
加上韓氏年輕貌美,剛開始兩人還真有一段蜜月期。
但後來老侯爺去世,世子由伯爺重新升為侯爺,又加任樞密使,情況陡然逆轉。
韓氏沒了作用,昌平侯又喜新厭舊,韓氏出身商戶變成了昌平侯的眼中之釘。
若非韓氏肚子爭氣,生了世子張啟源,而昌平侯雖然風流,卻只有世子一子,韓氏的下場只怕不會好。
「崇寧長公主請安時,讓她多進宮探望太后一番。」昌平侯冷冷的說道,「等沒了樞密使的職位,你這些珠寶都保不住。」
說罷,昌平侯甩袖而去。
韓氏成婚多年早就看透了昌平侯的本質,不在意的挑選著珠寶,只是眼中的情緒卻暴露了她內心並非如此平靜。
……
「陛下所言非虛。」陳國公李達在接到旨意後嘆道。
「這下放心了,你入朝後,世子和典兒也能放心為官了。」
「這些年將他們兩個留在府中空耗歲月,是委屈他們了。」李達這輩子最愧疚的除了對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剩下的便是兩個兒子。
他閉門時,世子正是年少有為的將領,次子李典更是剛中進士。
「世子和典兒都是憨直的,沒有你護著,他們留在朝中是禍非福。」孫氏拍拍他的手說道,「這些年朝廷並無戰事,世子在家中跟著你也沒荒廢,典兒的性子你也知道,讓他留在家中指不定更高興。」
「我老李家世代武夫,沒想到出了典兒這一個文人。」
「怎麼,典兒就不能是像我。」
孫氏孃家就是文臣,她父親還當過探花郎。孫氏閨中時,在汴梁也是出名的才女,聽說她嫁給李達,不少人都覺得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那自然是繼承了夫人的才氣,典兒這最近連院子都少出,是在幹什麼呢?」
「他在修史,這不是聽說你要開門迎客了,抓緊這安靜的時候趕緊做完。」
孫氏的話顯然安慰到陳國公,「看陛下的意思是有意和戎狄用兵,世子的功夫也不算白瞎。」
「是是是,這是虎父無犬子。」
眼看在大周佔不到便宜,北燕和西秦的使臣也不想多呆。
臨走之際還有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歲幣。
拓跋護和蕭鈺在大周呆的這些天已經有不好的打算,卻沒想到葉斂做的比他們想像的還要狠。
「按照真宗盟約規定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
禮部侍郎趙成光心中都在冒汗,這歲幣歷來是水漲船高,就沒有降過。但陛下和兩位宰執都同意了這個數目,他一個侍郎只能照辦
拓跋護將腰上的刀向桌上一砸,「我要見大周皇帝。」
蕭鈺制止住發怒的拓跋護,話裡的意思卻不變,對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