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2 頁)
蘇立秋忙站起來,待蘇逸明進房,便行個禮,再侍立一旁。
蘇逸明落座,溫聲道:「一家人不必拘禮,坐下說話。」
蘇立秋坐了,悄悄打量一下蘇逸明,嗯,自家親生阿爹相貌不凡。
蘇夫人察覺蘇立秋有些拘禮,為了活躍氣氛,便笑問道:「瞧著你阿爹作甚,是覺得他俊麼?」
蘇立秋抿唇一笑,「是很俊。」
蘇逸明不由「哈哈」笑了起來。
蘇夫人跟著笑,又道:「你阿爹當年可是欽點的探花郎,策馬遊街時,驚艷了一街的姑娘家。」
蘇立秋一聽,哦了,這不是跟戲文裡唱的探花郎遊街一樣麼?
她脫口問蘇夫人道:「您當時是不是像戲文裡唱的那樣,站在高樓上,拋個繡球到他身上,然後就把他領回家當夫婿?」
這下子,蘇老爺和蘇夫人齊齊笑噴了。
蘇夫人笑完道:「鄉下的戲文倒是熱鬧,就瞎編的太過了。」
蘇逸明其實有話要問蘇立秋,他斟酌一下問道:「秋姐兒,你可認得字?」
楚國雖是以武得天下,但卻是以文治天下,且現下聖天子重文臣,愛詩才,京城貴女也以識字會作詩為榮,若蘇立秋不識字,到得京中,怕是很難交到朋友。
蘇立秋答道:「自六歲起,便跟著阿爹識字,普通的貼子及書信,皆會讀會寫。」
蘇逸明一聽,鬆了口氣,蘇家這樣的鄉下人家,肯教女兒認字,確是厚待了。
又說幾句,蘇立秋眼看天色不早了,怕楊氏等人憂心,便起身告辭。
蘇夫人自令婆子送蘇立秋回去。
蘇逸明待蘇立秋一走,沉吟一會道:「秋姐兒相貌雖糙些,但養在鄉下十六年,性子沒有養怯,言行舉止落落大方,已算不錯了。」
蘇夫人點頭道:「我本也憂心,別的猶可慢慢教,若是性子不好,卻難以扭轉,而今尚算放心。」
蘇逸明道:「畢竟身上流著你我的血,只要好好教導,自能跟上玉姐兒。」
說起蘇飛玉,蘇夫人有些發愁了,「玉姐兒聰慧,但是心思重,若得知自己非咱們親生,不知會鬧出什麼來?」
蘇逸明道:「待回去了,慢慢再開解玉姐兒便是。」
蘇立秋回到蘇家,把兩隻匣子遞給楊氏,且把蘇夫人的話複述了。
楊氏一聽,再一看匣子裡的釵環,果然沒有馬上拒絕,而是喊了蘇鑒和蘇阿婆一道,商量收下還是不收。
蘇阿婆也有些猶豫,若對方送銀兩,自然不能要,但說添妝麼……
蘇鑒最後道:「不收反有些不近人情,就收下罷!明兒備一備,送些土特產當回禮,也是咱們一番心意。」
蘇阿婆和楊氏一聽,便點頭道:「也是。」
第二日,楊氏帶著蘇立秋到了舅家,遞了匣子給舅母,說了一番話。
舅母果然歡喜收下,又感嘆一番蘇立秋命好,以為嫁不出了,結果京城的父母來了,以後定然有好夫婿云云。
在舅家待了半天,楊氏也怕家中還有事,便帶著蘇立秋告辭了。
到得家中,果然是另一番熱鬧,卻是蘇鑒幾位好友來了。
好友們紛紛詢問蘇立秋親生父母的事,又道:「你們把秋姐兒養這麼大,突然來了人說是她親生父母,這就要領走,總歸叫人疑心。可別遇上販子,把人哄了。」
蘇鑒便笑著描述蘇逸明夫婦的派頭以及當年慧寶寺生產之事,又說蘇立秋眉眼和蘇夫人那般相像,做不得假。
另一位好友道:「既然來領走秋姐兒,除了姓名後,總得報上家門官職。」
蘇鑒不由一拍頭,是喲,昨兒對方自報了姓名,卻沒有提及別的,自己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