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3 頁)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將江湖人引來大理,更不該發急報九封於天下。”
“那一日父王退位,一來是父王的確對於皇位無所貪念,更願出家在天龍寺中參研佛經武學。”
“二來也是枯榮大師與父王聯手給延慶太子設的一個局。”
“一個讓延慶太子真正迴歸大理段氏,乃至於做我段氏定海神針之局!”
“這並非何等陰謀,更像一陽謀!”
“哪怕滿朝文武被殺近半,於旁的國朝來說的確傷筋動骨,可朝中如何形式伱不知?”
“楊義貞雖死,可誰人知曉朝中文武到底幾人是楊義貞之人?”
“借延慶太子之手行屠刀之事,可掃清朝堂上諸多弊端,由此續大理國祚。”
段正明再看自己弟弟時,眼中只帶幾般恨鐵不成鋼之意。
段延慶的確可一人成軍,一人破陣,可大理就算再小,也是一國,國中帶甲之士便有數萬。
若是段壽輝自己不願,段延慶如何能那般輕易登上大理帝王位?
說到底,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神人說,宗師可壽百八十歲月!”
“這意味著如何,莫要告訴我你絲毫不知?”
“於父王,枯榮大師想來,這大理江山拱手讓延慶太子又如何?”
“延慶太子於法理上本就可稱帝王,再添上延慶太子如今不過三十出頭年紀。”
“若真按宗神人所說,宗師壽有百八十年歲月,哪怕延慶太子當二十年帝王,只要能挽回延慶太子,便可護佑我大理百年時光。”
“二十年後,你不算老,登臨大寶未嘗不可!”
“可這二十年,卻是讓延慶太子歸心大理,負起帝王責任,護段氏江山的過程!”
“我等商榷的明明白白,卻終究不曾算到,你尋了個機會竟是逃出天龍寺……”
段正明說到此處時,眼中的唏噓與感嘆盡數不加掩飾。
旁人只知曉大理朝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可誰能想到這大理朝中事,竟似是心照不宣?
“你若逃出天龍寺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若能掀起些亂子,讓延慶太子平叛,更能讓他明悟守江山之不易,未來勸說延慶太子入天龍寺守大理百年更有些把握。”
“可你真是千不該,萬不該的自作聰明,讓那一位丐幫少幫主將我等帶出天龍寺!”
“我等與丐幫少幫主喬峰也說的明明白白,我等與延慶太子有約在先,不得踏出天龍寺半步。”
“可你倒是哪裡找來的信士?”
“且先不說父王與我等,就連枯榮大師也是被那一位丐幫少幫主強行扛出來。”
“那一位丐幫少幫主實力驚人的很,將我等扛出來時還非說什麼忠人之事……”
段正明再想到昨日發生的一幕幕時,眼中再有無奈神色流露出。
他是真想不到,那一位丐幫的少幫主年紀輕輕竟是實力達到那般駭人地步,先天六重,再修有剛猛武學,哪怕枯榮大師這般先天四重也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被扛出來……
倘若他們真是被困在天龍寺中,自是要承喬峰恩情。
可他們被扛出天龍寺,那好不容易才和段延慶養出些的心照不宣,卻就這般徹底瓦解。
到了如今,莫說再實施先前陽謀,恐怕不久後,這本該是大理段氏頂樑柱的人物,要和他們段氏刀兵相見才是!
預料到那般結果,倒也無怪乎枯榮大師,上明帝段壽輝對段正淳一副愛答不理模樣。
只他一人自作聰明,分明是斷絕大理未來半年一成國運才是!
如段壽輝這般人都能想到,再過上些年歲,恐怕國朝中無有宗師坐鎮,連皇位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