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人微言輕(第2/3 頁)
“王執政應該看一看檀淵之盟,裡面有明確約定,宋遼兩國以白溝河為界,這是真宗皇帝欽定,如果不廢除檀淵之盟就貿然北伐,在道義上對大宋不利。”
張辰的本意還是希望宋遼兩國能夠在關鍵時刻加強接觸協商,使大宋不再盲目自信考慮北伐,或許能在協商中讓趙頊最終明白伐遼時機未到。
趙頊心中十分不高興,但張辰的提議確實有一定道理,他心中躊躇,一時默然無語。
這時,新首相陳昇之走出佇列道:“張御史可知為何朝廷唯獨不在河北路徵召太多鄉兵麼?因為河北路乃宋遼兩國接壤之地,流民來往繁多,致使人心雜亂,若徵召太多鄉兵會增加河北農民負擔,耽誤農時,實際上是擾民之舉,如今河北路亂民造反便是最好的見證,那裡的局勢向來不穩啊!”
“陳相公有所不知,所謂擾民乃是因為官府往往不願負擔軍械費用,據卑職所知,如今一副普通的弓箭就要十幾貫,別的地方還好,而河北路是我大宋較貧困之地,普通農民根本買不起,加上農民另外還要服勞役,或者交免役錢,這當然會引起牴觸。
如果朝廷能夠破例把河北的鄉兵訓練視為服勞役,不用再交免役錢。卑職相信河北民眾一定會大力支援,因為北伐不僅是朝廷之事,也是天下民眾之事,加上鄉兵組織起來後,既有利於防止河北路民亂,又有利於北伐遼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此時大殿內的議論聲越來越大,張辰的話可謂一鳴驚人,不過就算他言之有理,卻沒有幾個官員敢出頭支援他,大家都看出來,天子心中已經十分惱火,這時候出頭,無疑會引火燒身。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清河侯趙世恩突然開口道:“陛下,臣認為張御史言之有理,名正方能言順,廢除檀淵之盟,使我們不再有道義之憂,可以要求廢盟,若遼國拒絕,正好使我們出師有名,故而臣支援張御史的這個建議。”
王安石也躬身道:“戰爭總是最後的一步,雖然北伐之策已定,但正如張御史之言,名正言順方顯上國氣度,武功雖盛,以文略濟之,更顯其渾厚,臣也認為可廢除檀淵之盟。”
趙頊心中雖然不滿,但廢除檀淵之盟關係大義,他終於點頭答應了。
“戰備計劃繼續實施,廢盟協商可以進行,傳朕的旨意,令駐遼特使正式向遼國提出廢盟事宜,若遼方有疑義,雙方可在檀淵協商。”
趙頊雖然同意廢除檀淵之盟,但他卻絲毫不提在河北路重新整頓鄉兵之事,他冷冷看了張辰一眼:“張御史若沒有別的建議,就退下去吧!”
張辰無奈,只得退下去了。
這場朝會足足進行了近三個時辰,朝會結束時已經快到中午時分了,隨著散朝鐘響起,千餘名朝官紛紛向大殿外走去,很多人眼光古怪地向張辰望來,那眼神中分明帶著一絲不屑和鄙視。
天子詢問建議只是一種形式,根本不允許人反對,再說就算有建議也是由政事堂的幾位相公提出,或者其他重臣,哪裡輪得到他這種站在隊伍最末尾的人出頭,偏偏他站出來反對北伐,簡直就是不知好歹,不懂規矩,甚至連一些同情他的官員也儘量避開他,害怕被他連累。
張辰卻毫不在意,他現在更關心北伐之爭的結果,如果天子趙頊能幡然醒悟,不再好高騖遠,而是在王安石變法時老老實實積蓄國力,那他張辰今日就算被罷官免職也心甘情願了,但這種可能性簡直比直接升他為宰執還小。
張辰心中苦笑,轉身向殿外走去。
“張御史!”身後有人叫他。
張辰回頭,原來是新任首相陳昇之,張辰連忙拱手行禮道:“卑職參見陳相公!”
“不錯,張御史很有膽識,敢做敢為!”
陳昇之笑眯眯誇了一句,又道:“不過我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