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弒君(第1/3 頁)
子文在旁道:“子正,休得口無遮攔。”小蟻卻道:“子正心直口快,莫怪,莫怪。昨日,太后在宮中去世,邯鄲城內所有的百姓身穿喪服為太后默哀,當然我也不列外,你們先進來再說話吧。”
它們一起進入廟堂之中。小蟻站於几案之前,面向孔子的畫像叩首行禮,身後的子正和子文一同鞠躬行禮。小蟻面向子正、子文,子正、子文是躬身一拜,道:“先生。”小蟻回禮道:“你們請坐吧。”子正、子文坐於兩旁。小蟻方才坐下面向子正道:“子正啊,聽說你在晉陽不忍看到民間疾苦,為百姓修建民宅,施粥給晉陽的百姓,是這樣的吧。”子正有些不服的道:“我在晉陽實施先生的仁義,難道有什麼錯嗎?”小蟻道:“你並沒有錯,只是方法不當。你在晉陽實施仁政置君王於何地呢?百姓只記住你的好而不知君王,此舉為收買蟲心是何居心?有僭越之嫌。”這些話說的子正是不知所措,道:“先生,我,我… …。”小蟻繼續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綱。君王有君王該做的事,臣子有臣子該做的事,父親有父親該做的事,兒子有兒子該做的事,長幼尊卑有序。臣子規勸君王的行為對於百姓施政要寬和,發展生產,獎勵耕戰,這才是臣子該做的事。你的鋒芒太露了,這對你今後做官是非常的不利。”子正望向小蟻,道:“先生,弟子記下了。”
小蟻在漳水講學,像孔子一樣,創辦私學,延續有教無類的思想。自子正、子文鎮守太原,在太原打敗中山國之後,名聲大噪,其門下收入弟子可達到百蟲,凡入門的弟子是要教學費,那個時候的學費就是乾肉,這也正是為小蟻正名。有一個富家子弟因常年經商,頗有錢財,聽聞小蟻在漳水講學,慕名而來拜小蟻為師。小蟻在山神廟之前的杏樹之下講學,弟子都盤坐在它身前。大凡它們有所不解的地方,小蟻依依給它們解惑,令它們很是信服。
一輛豪車經過此停下,一個公子從豪車之中走出,駕車的僕從上前,道:“公子。”這個公子推開僕從,向前走去,望向這些弟子,很是傲慢的道:“先生,在下商輔,魏國蟲,聽聞先生在趙國頗有些賢名,在下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於先生,先生可願為我解惑?”子正上前拔出腰間之長劍,恫嚇道:“你膽敢對先生無禮。”眾弟子怒而起身,道:“出去,這是先生講學的地方,不可造次,滾出去。”商輔退後幾步,道:“不知這是先生的待客之道,還是你們的待客之道。”小蟻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望向這些弟子道:“你們火氣總是那麼大,坐下吧。”子正面向小蟻躬身行禮,道:“先生。”隨後便退下坐於自己的位置之上。小蟻面向商輔笑顏道:“商輔啊,你有什麼問題就問吧。”商輔站於這些弟子之間,問道:“諸侯爭霸,禮崩樂壞,生民塗炭,在當今之亂世世蟲等爭名逐利而不擇手段,先生為何還要堅守自己所謂的大道呢?”小蟻卻道:“蟲蟲學而為君子,實現天下歸仁,以求天下大同。”商輔又問道:“何為君子?”小蟻道:“在我落魄的時候我在夢中常常夢到夫子,也問過夫子,後來又看到夫子的一些弟子總結夫子教導我們的言論錄,可以這樣的說吧,君子當以大道為志向,以德行為根基,以仁愛為依託,以六藝為修養。”商輔又問道:“什麼是仁呢?”小蟻答道:“愛萬物之生靈,蟲與蟲之間將孝悌,忠恕,博施濟眾。”商輔聽後是非常的信服,道:“先生,我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問先生,先生可否回答於我。”小蟻道:“有什麼問題你就說吧。”商輔問道:“何為大同?”小蟻答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商輔立即跪下一拜,隨後舉頭仰望之,道:“先生,請收下我為弟子吧。”小蟻道:“好吧,商輔,請入座吧。”商輔轉身望向自己的身後,子正挪了一個位置,商輔走進坐下,繼續聽小蟻講學。
這個時候,在中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