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東北路(第2/5 頁)
等到正式即位,耶律延禧對蕭兀納的厭煩與反感就不再遮掩。很快,就假借要加封獎賞之意,就要把這位功勳老臣派到地方上為大員,先賜他為遼興軍節度使,然後又加贈位列三公之一的太傅,看似尊敬無比,實則是想把他一腳踢得遠遠的。
但是蕭兀納雖然人已經離開了上京,但在聽說了蕭得裡底的種種惡行之後,依舊還是固執地向朝廷上書,怒斥其行為不端、苦勸天祚帝要重用賢臣。
天祚帝的煩惱就是蕭得裡底的責任,在他的授意之下,內府裡的一個小吏立即站出來舉報說,蕭兀納之前曾借用了內府一隻犀角,但是之後卻一直沒有歸還。蕭得裡底趁機裝模作樣地表示:一隻犀角嘛,雖然也值不了多少錢,但是蕭兀納身為朝廷重臣,理應以身作則,這件事情,考慮到他年紀不小了,准許他先上奏自辯。
蕭兀納卻上奏說:“我在先朝時,先帝詔令准予我每天可以取用十萬錢作為私下費用。但是我都不曾胡亂取用過一錢,難道我會借用犀角、甚至借用了之後不還嗎?”
其實吧,這蕭太傅也是太固執了,自辯的事情,直接簡單地擺明事實就行。比如這麼說:關於借用犀角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並沒有借,誰講我借的,請他拿出證據來。這樣的陳述句就好了。可是他非得來個反問句,還把先朝、先帝搬出來,這可被蕭得裡底抓了個正著,拿著這份自辯奏章,添油加醋地在天祚帝面前一陣挑撥。
皇帝盛怒之下,便定了個“大不敬”之罪,下詔褫奪了他的太傅官職,再把他降為寧江州刺史,不久,又改任為臨海軍節度使。
老太傅蕭兀納都如此,誰還敢再去惹蕭得裡底?耶律淳的苦衷,蕭菩賢女也能理解了。
轉眼之間,大遼乾統四年、大宋崇寧三年的春節如約而至。
遼人既自詡為華夏正宗,同樣極為重視春節,並與大宋一樣,都會稱為正旦,朝廷舉行盛大的朝賀儀,地方百姓備年貨、拜諸神、鞭春牛、拋米團等等,既有深受中原影響的諸多風俗,同樣也保留有許多契丹人的草原民族氣息的活動。
遼陽的秦剛自然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在這個春節上。
首先,由於冬季耀州港封凍,在渤海國的地區承擔了主要的流求、倭國及高麗的貨物中轉重任,造就了遼陽曆年之來最為豐盛的正旦年市。前面一系列的市場檢查,把蕭菩賢女的商行打擊了一大半,蕭奉先心心念唸的回扣,終於在興盛的年市交易中開始為他帶去了豐盈的收入。
於是,在蕭奉先的默許之下,秦剛順利地完成了對於遼陽軍營以及長春州軍營的改編與調防工作。
東北路統軍司由於更加靠近完顏部女真人,使得秦剛決定把手下的主力漢軍調過去,把那裡實際已經不堪一用的契丹兵調回遼陽。這樣的安排卻讓蕭奉先十分滿意,當然,他更滿意的是,隨著這些調動,不斷順暢的各方通商之路,這可是保證他源源不斷的回扣收入的重要基礎。而且,秦剛還說了,等到春暖雪消,這些商路定然會更加興盛。
經過這樣的調動,秦剛讓秦虎與豬奴兒基本上控制了長春州那裡的局面,同時利用遼陽這裡的換防,成功地將高永昌以及多名渤海將領安插進了遼陽軍營之中。
後方穩固,才過完正月初十,秦剛就提出來,為了確保高麗至遼陽的商路安全,他將計劃去曷懶甸地區招惹一批當地兵員,以加強對那裡的威懾與管理。
聽到是為了商路安全,蕭奉先立即應諾,反正大遼募兵很少需要花錢,直接去那些需要他們巡視的地方徵收就行了。
當然,在拿到了蕭奉先的授權後,實際上進入曷懶甸地區的,卻是從九州島調來的烏索董所帶領的流求北軍。
烏索董自從河北養馬寨撤到九州島之後,就一直負責在徵募的契丹流民中挑選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