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吾日三省三問,顧予禮今天死了沒?(第4/9 頁)
小陽了,她一步一叩從勤前殿磕到皇政殿,那年她十歲,小陽五歲。
或許是稚子的滿頭鮮血,喚醒了……君皇的父愛吧。
沉冤昭雪的鎮國府終於掛上了白幡,而她也以鎮國府女之名,入了朝堂。
她的弟弟年幼,他們沒有親人母族愛護,在深宮中只能受盡磋磨。
她與小陽不同,她是公主,將來或許能靠夫家出頭,但是她的小陽是皇子,沒有親族的庇佑。
如果她這個長姐再不立起來,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深宮內,他一個年幼的皇子,要怎麼才能有尊嚴的活下去啊。
所以為了她唯一的弟弟,她一定要立起來。
大離初年,水災橫禍,災民暴動,為了在朝堂立住腳跟,她自請賑災,卻在暴亂中差點死於災民搶食,她拿起大刀連殺十人,才震住那群失去理智的百姓。
她跑商船集糧,變賣家產,各地徵稅得罪不少官員,卻為百姓拼出一條活路,那時她十一歲。
大離三年,番離大戰,大離與番國兩敗俱傷,大離武將分散四處,到處征戰,為了大離番疆地區的子民不受戰亂,離帝決定,派求和使臣出番議和。
卻不曾想留朝文臣都是貪生怕死之輩,無一人敢出使番國求和。
她去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孤身進敵國只為在戰亂的年代,為大離找出一條和平之路。
番國帝王是個愛重妻子的人,番國皇后病重,缺一味藥引,她覺得這可能是她唯一的機遇,所以她隻身攀爬雪山,去尋找這唯一的藥引。
幾經生死,她終於為番國病重的皇后摘到了救命的藥,番國帝王最終同意與大離簽署了三十年和平之約。
大離並非弱國,只是那些年腹背受敵,內憂外患,大離子民紛亂不寧。
大離四年,她由番國回到了大離,為內分憂,做了上奏取消獨承製,開放藩王眾承製的先鋒,各地藩王嫡子視她為眼中釘,幾經刺殺,她都活了下來。
後來,各地藩王的子嗣為了搶奪繼承親王之位,斗的如火如荼,內憂分解,父皇龍顏大悅,說他有個好女兒。
父皇給她開府,為她立威,封她為昭華長公主,賜她五千精銳軍,從此她有了自己的新月軍。
按理說,她是不能成為長公主的,自古以來,長公主只能是皇帝的姐姐。
可是父皇力排眾議,一句,“昭華乃是朕所有皇子的姐姐,如今只不過是提早獲得原本屬於她的位置而已。”堵了回去。
因此,她的子嗣也有了繼承鎮國軍的權利,鎮國府在朝堂,真正的重新有了自己的位置,那時,她十四歲。
蘇瓊華想,那時候的她害怕嗎?是怕的吧,可是她與小陽早已沒有了可以護著她們的傘,小陽在她的羽翼之下成長,她只能拿這條命..去為小陽博一條康莊大道!
母親是將門之家,她自幼與祖父熟讀兵書,雖在武學造詣不如他人,可謀略卻是勝人一籌。
小陽在她的羽翼下,不再夾縫生存,她一直都覺得自己護他護的很好。
她請太傅,收幕僚,為小陽未雨綢繆,悉心教導著小陽。
父皇膝下子嗣雖不多,可皇子卻多,她為長,除去小陽,她還有四個弟弟,她知道終有一天小陽會陷入皇儲之爭。
二皇子蘇燁峰是庶長子,三皇子蘇燁安由新貴妃所出,家族鼎盛,四皇子蘇燁霖是梅妃所出。
五皇子蘇燁軒親族乃是右相一族。
小陽位於最末是六皇子,他們無一不是有家族或者親族扶持。
唯有小陽,只有她這個姐姐..為他一爭!
想到此,蘇瓊華苦笑,想起小陽給她倒酒時滿臉淚水的樣子。
“阿姊,我一直想成為你希望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