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人張三,西出燕門,取天山臘制燭,其焰燦然,至為經久,皇上索為貢品也,民間不得見。因內蘊冰氣,故焰頂白煙為絲,實為冰氣所化,於人可清心理氣,開竅醒腦,貴之極也……”劉毅大感詫異,不敢相信這石廳竟會是近千年的古蹟!他心中顫慄不已,手上仍舉著燭火,呆呆的站立了好一陣。良久,他轉身看去,見石廳之中,除去這張石案,兩支巨炬和廳內左右兩側各有一床形巨石外,便無他物。地面甚是光滑平坦,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卻另有一種神秘的氛圍與力量,使得每一個踏進石廳之人,都會感到自己彷彿很早以前便是從這個潔白、寧靜、安全的地方動身,走進渾沌,走進山林,走向變幻萬千,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善惡難辯的風塵之中……
劉毅將手中燭火放於石案之上,手指不經意的碰了案面一下,陣陣剌骨的冰冷電般的襲來,直如將手腕置於冰水之中!他不覺大驚,飛快縮手,手指剛一脫離石面,冰冷之感頓失,手上好端端的一如常態。他急忙低頭細看,不知這案面有何古怪?卻見那案面之上竟密密麻麻刻滿了蠅頭小字。“武功秘籍”!劉毅止不住欣喜若狂。他強壓翻騰的心緒,俯下身細細辨認起來。石案面上寫道:“神宗元豐二年,峨嵋論劍,餘求敗不能,深嘆孤寂,大有英雄失路,涼風索索之感!遂隱蹤封劍,結廬於此,任狐兔突奔,誓言永不重涉塵事。然武學乃餘畢生之好也,幾欲棄之而至今未果,蓋因吾身非吾有,天地之委形也!天賦之才,終還於天,幸也!命也!故孑然一生,仍窮研此道,無有終日,樂之極矣!”
劉毅一口氣讀到此處,禁不住心跳耳熱,激動萬分!想不到一醉之下,竟撞進了先輩高人精研武學的秘**之中!“餘求敗不能”,僅此一言,足見其人武功之高絕無匹!“窮研此道,無有終日”,高嶺立峰,當有曠古絕後之技要!劉毅急忙調息凝神,細讀下去。但以下的文字,似與武學全無相干。下面寫的是:“老子有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復觀,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鳴呼,斯言也,武學之至上要理,神功之無敵心訣!想餘十歲習武,逾經七十餘載,皆昏昏然不明此理,幾如盲人之摸象,竹管之窺豹也!老子又云: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損有餘以奉不足。嗚呼,此等神人之論,老夫耄耋之年方知其精妙,悲乎,悲乎……”
劉毅越讀越糊塗,思之良久,仍是大惑不解。他乾脆折回頭,從“老子有云”處再讀一遍。突然“啪”的一聲輕響,燈花爆開,抬頭一看,才知從偏廂房中帶來的臘燭已快要燃盡,只剩了寸許。他一凝神,暗想:天將明矣。看來,此間道士無一人知有此洞,我且返回,待明日夜裡再來探究,免得洩了天機。他又飛快的將“老子有云”一段看了一遍,熟記在心,遂吹滅兩隻巨炬,走出石門外,再按凹坑,關閉了石門,返回偏廂房,關好機關,和衣上床,心中反覆琢磨那段“武學之至上要理,神功之無敵心訣”,翻來覆去,直到天明。
………【第六回 藏嬌鬥姥閣 絕學長春洞 (二)】………
數月後的一個深夜。。26dd天空中陰雲密佈,黑沉沉渾然一片。放眼看去,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