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3 頁)
圓球,而圓球如果細看的話,則能發現它始終都是旋轉的。
如果這些足以讓青冥感慨地書的造化時,他意識之海里出現的一座巨山就足以讓他波瀾不驚的心激動起來。
因為那座山無論是在外形上還是氣息上,都是他曾經的自己---印山!
第4章 第4章
感受的印山的出現,青冥多少有點迷茫,不是自己道消身死,為天道所留存,才準許自己奪舍重生的嗎?
為什麼還能在意識之海里出現印山的存在呢?
這一點在這一世界裡,絕對沒有一個人可以解釋得清楚。
因為恰恰就是因為在大千世界之內,印山已經消亡。這是道的一種頓滅,而作為被混沌滅天雷所滅的山靈,他除了能藉助天道憐憫而重生之外本來已經毫無任何其他機緣。
但是地仙之祖鎮元大仙卻送來了第一段機緣,鎮元大仙的《地書》是執掌大地的法典,強如巫妖兩族,都沒能攻破地書加人參果樹拱衛的方寸山五莊觀,靠的是什麼,人參果樹為大地之靈,生生不息的輸出土木之氣,形成後援。而地書恰恰是對抗巫妖兩族的手段,兩者合一印證大地滋養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本。
這是青冥前身萬重山的第一個機緣---地緣。
第二個機緣是佛祖的《大日經疏》和萬字元,佛由人頓悟而來,是精神匯集的神明,也是佛國精神大成的本源,即以本身的無上佛法度化弟子成佛,又能藉由弟子匯集的精神力量形成不死不滅的萬千大道。而那道金光萬字元,象徵著光明與輪迴不息的道法,這恰恰是&l;人&r;道的極致。
所以這第二個機緣就是---人緣。
他的第三個機緣,是由太上老君提起,要玉皇大帝代表天庭與道教了結與印山的因緣。
道法天人合一,順求自然。
但是玉帝卻沒有按照前兩位的賜予法門,而是敕封了一個虛名的&l;萬重山&r;。但是即便這是虛名,可仍舊是天庭所賜的,並得到了天道的祝福。
所以這三個機緣就是---天緣。
宇宙萬物,生成萬物生靈之後,皆有三界,天地人三界就為亙古以來的最高界元。
而青冥同受三緣,三元歸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已經消失的印山卻能出現在他的識海里的原因。
但是即便如此,想要重修神山根基,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印山前身是混沌初開之時就存在的,是天地開合的造化產物,除非是再有混沌造化之氣,而且這種混沌之氣還得磅礴到足以早造天地的濃鬱,這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有,又到哪去找一個盤古大神來避開天地,使得清氣上升,濁氣下沉呢?
雖然不能重現神山之威,但是青冥他朝土系修為大成,藉助大地造物之力,再要凝聚一個萬重山的縮小版來作為本命法寶確是上上之選。
想通這些,青冥心內氣暢,靈臺空明,意識之海內萬重山發出一陣共鳴,將他多餘的土系靈氣吸收,他的氣息平穩,氣息內斂。
再睜眼時,周身滿是汙漬,原來竟然已經是練氣大圓滿啦。
這樣的修煉速度著實讓人高興,但是終究還是得益於地書重塑靈根的神妙。
而且他也發現這裡的靈脈因為常年受屍氣影響,早已經變成了魔石脈,這對修煉屍神是極好的事情,但是對於他的土系卻有一定影響。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