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第1/2 頁)
他這些年和太子相處地都很愉快,楊廷和自己是聰明人,所以他喜歡和聰明人相處,而太子的聰慧令他們的合作十分舒心。他每做一件事,說一句話,太子都可以懂得他背後的深意,這不用他一次一次地和太子解釋,這讓他感覺十分輕鬆。
而且他一直覺得自己是瞭解太子的,他算是看著太子長大的,對太子的心思算得上是瞭解不少,但是在永嘉郡主的事情上,楊廷和卻是想不出來。他說是不明白,但彷彿也已經有些猜測,但是他卻不敢去想……
「永嘉已經過了童子試是秀才了。」太子知道他需要和楊廷和在永嘉的事情上達成共識,事實上他會選擇告訴楊廷和,是因為楊廷和雖然不像張微一樣放蕩不羈,但也是個開明的人,楊廷和任人唯賢,在他這裡不管是世家還是寒門,只要你有才,都會得到相同的待遇,在這一點上,不管是彭時還是章萬鈞都做不到。
楊廷和聽到太子的話,皺了皺眉,太子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要是再不明白,他這個首輔就該讓人了,「您打算讓永嘉郡主接著參加鄉試?考取進士?」雖然鄉試離進士功名還差得遠,但是楊廷和卻知道這對永嘉郡主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先不說永嘉郡主表現出來的對朝政的認知,就說她那個師父張微,教出來的徒弟個個都是前三甲,即便是個女徒弟,楊廷和相信張微也能夠□□出一個進士來。
「不錯。」太子索性直接承認,他是想要小姑娘做自己的太子妃,但是這並不代表他會扼殺小姑娘的前途。他這些年,為永嘉花了太多的心思,他還是那句話,他做這些不是為了讓永嘉把心思花在後宅爭鬥上的,而且他已經決定不納妃,他連後宮都沒了,東宮的內務還有內庭局打理,太子自然是希望永嘉能把天賦用在有用的地方上,而不是把精力花在宮中的瑣事上。
楊廷和不知怎麼說,他看著太子這理所當然的樣子,還是忍不住提醒道:「殿下,自古以來就沒有女子成為進士過,童子試朝中之人允許郡主參加,那是因為有宋朝的舊例可循,但是鄉試會試這些不一樣,沒有舊例可循,朝中眾臣估計是不會同意的。」
太子卻不覺得這是個問題,道:「大魏的科舉從未說過不允許女子參加,只不過從沒有女子嘗試而已,這不是什麼大事。」
楊廷和聽到太子的話,嘆了一口氣,他雖然也覺得永嘉郡主確實有才,但是有些問題他還是要和太子說清楚。
「若只是永嘉郡主一人入仕,那倒不是什麼大事。」楊廷和說道:「若是接下來那些女子都有樣學樣,都去考科舉,那這天下不得亂了套了?」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男女生來就是不同的,男子主外,女子主內,若是女子都像男子一樣去考科舉入仕,那這天下的綱常倫理還不得亂了套了。
但是太子顯然不是這麼想得,太子對著楊廷和道:「若是真的女子能考中進士,只要有才,任用她們倒也不是不行,難道孤放著好的人才不用去用那些連個女子都還不如的人?」
楊廷和從來都知道太子的性子很開明,但是有時候開明太過了,也是個麻煩。楊廷和也是喜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他能夠摒棄世家和寒門的偏見,選用官員只看才能,這在這個時代已經很難得了,但是若是說像太子一樣用女子為官,他一時間真的沒法答應。
太子如何會不知道楊廷和的想法,說道:「楊閣老其實多慮了,先不說這世上有多少女子讀過書,就說這京中讀過書的高門貴女,又有幾個能寫出一篇文章的?四書五經又讀過多少?便是那些有才女之稱的也不過是多讀些詩經楚辭,多背些詩,能做出幾首不錯的詩就算是不錯了,離科舉考進士還差得遠呢。」
其實也不願太子如此說,如今的大魏情況確實是如此的,大魏的女子即便是貴女讀書多的都沒幾個,這些還大部分是清流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