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話·上 情愫暗生(第2/4 頁)
世民頷首,目送他出門,目光頗不屑:雖為夫婦,至於日夜共處乎?獨坐半晌,世民百無聊賴,去找無忌等人。
旋玦指間玩弄,行世民在廊上,忽見小弄深處,一雙身影相擁而立,竊竊低語。看出二人,世民暗自偷笑,料想龐兄與己同悲。
將至,卻有人先於自己扣門,俄而門開,龐兄的聲音傳來:“高娘子來了。”
雨聲驟大,淹沒了二人對答;簷間垂下珠簾,隱約可見雙影對坐。世民頹然轉身,指間玉玦倏忽滑落,破碎一地。有生以來,他從未如此挫敗,也從未自慚形穢,因入屋躺下,萬念俱灰。
“二郎,用膳了。”不知何時,柴紹歸來。世民揉眼而起,案上擺有兩碗飯菜。柴紹拭箸,說道:“未免繁縟,上空沙彌尼送食各房……”目光看來時,訝道,“爾目發紅,何故?”
世民揉之,笑道:“先有蟲入,故而如此。”
“山寺簡陋,須加留心。”柴紹遞之雙箸,世民接過,埋首而食。
秋日漸短,加之下雨,天黑愈早。盥洗畢,二人就寢。因睡了一覺,世民側身而臥,異常清醒。柴紹則無動靜,顯是入眠。滿腹哀怨難平,正欲嘆氣,忽聞聲響,世民半睜一目。只見柴紹悄聲而起,近來察看一眼,掩門乃出。世民略略尋思,知他視寢去也。小弄裡相偎的雙影、廂房裡對坐的雙影一一浮現,世民哼道:末了我倒成了孤家寡人!於是心益不平:伊曾許我,今卻違之,真可氣也!身為娘子,焉與郎君獨處一室?娘子名聲何等緊要,若傳出去,如何是好?世民騰地起身,轉而思道:伊尚年幼,不知避嫌,情有可原也;今雖食言,未免重蹈覆轍,說教乃為首要,置氣何為?此般想著,世民翻身而起,急忙出門。
“觀音婢……”鄭觀音輕喚。
觀音婢睜目,見她披衫而立:“何事?”
“我腹痛難忍,欲去如廁,然天黑路暗,不敢獨去,望汝相陪……”
觀音婢睡意沉沉,見她雙目乞求,於是起身。二人藉著月光來到茅廁,鄭觀音掩鼻而入。觀音婢張望四周,黑夜吞噬了萬物,陰風來襲。
等候許久,鄭觀音終於出廁,慌張說道:“快入屋罷。”二人快步回返,將至廂房,忽有黑影閃過,鄭觀音驚叫一聲,棄觀音婢慌逃而去。
觀音婢不敢回顧,奮力追趕。終於,廂房在望,門後卻跳出一人,擋住去路。觀音婢脫口而叫,一隻大掌捂來。“高娘子勿驚,是我!”那人低聲說道,看清來人,觀音婢略略鬆氣。
掌覆兩瓣柔軟,世民面紅耳赤,連忙移開。觀音婢平復氣息,而後問道:“李二郎還未就寢?”
世民目光怨望:“若非高娘子,某豈會失覺?世民須得高娘子開釋,方能度脫苦海。”
難怪他無端冷落自己,觀音婢因問:“妾錯在何處?”
見她直視自己,面色凝重,世民倚牆歪靠,一副桀驁之勢,心卻莫名發虛,含糊說道:“明知故問。”
觀音婢原本委屈,忽又受他指責,因泣:“妾但有錯,李二郎或罵或打,必無怨辭。然若無錯,李二郎強加以罪,妾能奈何?無非敬而遠之,不令李二郎生厭,則妾之大幸。”說著作勢欲走。
世民聽得心驚,唯恐再難相見,急忙解釋:“每見汝笑,我高興尚且不及,豈會厭汝乎?”說著聲音柔道,“今聞汝哭,我心亂焉……”
觀音婢且哭且訴:“白日妾來,李二郎不曾與語,今又無端責妾,焉不傷心……”
見她愈發傷心,世民驚慌失措,輕扯她衣袖,說道:“我錯在先,高娘子大量,懇請不怪。”因是解釋,“白日見汝表妹,我心煩亂,故不便相談,非是疏於高娘子。”
觀音婢抬手拭淚:“汝惡長孫娘子乎?”
“未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