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 頁)
這不是一個好跡象。
逃兵分散,意味著他們需要搜尋的方向也在增加。士卒被大量散出,也許就要被各個擊破。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燕雲戈捫心自問:倘若即便如此,仍然尋不到鄭易呢?
他隱隱不安,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
眼看風雪又起,燕雲戈暫緩前行,吩咐原地休整。
所有馬圍成一圈,一同追來的大周士卒待在其中,借著戰馬抵禦風雪。
燕雲戈依然沉思。
能走到現在,他們一路上也抓了不少契丹人審訊。
奈何得來的情報過於零散。一人說可汗往北,一人說可汗往西。再來一人,又是說可汗往南。
這種情況多了,燕雲戈逐漸意識到,其實這些人並不知道鄭易身在何處。
既如此,那麼……
他手上一塊凍得硬邦邦的馬肉,一邊含著磨牙,一邊用刀鞘在眼前雪地上畫出這一路走來的路線。
能在草原久戰的人,總有幾分看星識方向的本領。燕雲戈是其中翹楚,這會兒三下兩下,就繪製出一片地圖。
前半段是他熟悉的、此前曾經帶兵打到的地方,上面甚至標註了水源、山地。後面要模糊一些,但也有大致方向。
戰馬在他身後打著響鼻,燕雲戈的眉頭一點點擰緊。
他不是第一次這麼想了。
契丹人的逃亡路線,就像是那些俘虜的話音一樣散亂。
他們沒有特定的方向,好像一路只是要去牧民更多的地方。後面被擊潰,更是散落四方。
燕雲戈模糊地覺得:這不像是一個有指揮的隊伍。
——等等。
他握住刀鞘的手一頓,腦海里又浮出方才那句話。
不像是……有指揮的隊伍。
雖然坐在雪上,鞋襪早已濕透,小腿以下凍得沒有知覺。可燕雲戈依然背脊挺直,垂眼看著雪上的圖畫。
再有雪花飄來,落在其間。
他在腦海中回憶當日出城的景象。
為何要追?
因為若是不除鄭易,此人定然還要生事!
為何知曉鄭易在契丹逃軍之中?
因為當時一片混亂,只聽得旁人叫喊,而逃軍的確打出可汗旗幟。
可倘若真有鄭易帶領,逃軍會走出這麼一條路嗎?
燕雲戈腦子「嗡」了一下,驀地翻身上馬!
他高聲喝道:「我等速歸——!」
原本正睏倦、眯著眼睛打瞌睡計程車卒們被這一聲駭醒,抬頭看著馬背上的身影。
燕雲戈神色冷峻,在士卒們疑惑、不解的目光之中發出了一條條命令。
將外出搜尋契丹逃兵的斥候們召回!回赭城!
士卒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卻本能相信這個被趙將軍從西南帶來的青年。
過去,雲歸帶領他們接連獲得勝利,奪回大周北疆八城。
如今,雲歸再說什麼,一定也有他的考慮。
馬背上,看著動起來計程車卒們,燕雲戈的眉頭依然緊緊皺起。
他往南方看去。
大雪阻礙了他的視線,距離讓他無法得知赭城的動靜。
但他與鄭易一同長大。正如鄭易熟悉邊疆將領們的行軍習慣,燕雲戈一樣熟悉鄭易!
他腦海中湧出一個讓人驚駭的念頭:假若那支逃軍,從一開始就沒有受到可汗指引呢?
他們分散在草原中,葬於禿鷲與野狼之腹,為曾經效忠的可汗做出了最後的貢獻,引走大周追兵。
而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可汗是一個漢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