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歌聲宛若浪潮,重重朝著夜幕之下的城牆壓來。
雖然距離入秋還有一段時日,烏蘇可汗聽著,卻止不住戰慄。
尤其是當他意識到,不知不覺中,自己身側、身後也有契丹人跟著哼唱那首歌謠的時候。
他猛地回身,一掌抽在那哼歌之人的臉上。
「啪」的一聲,所有人都懵掉。
城牆一片寂靜,唯有外間的歌聲仍在迴蕩。
烏蘇可汗面色冷沉,說:「傳令下去。若有和那些大周人一起唱的,一律丟進『羊圈』!」
聽到他這麼說,旁邊的人面色一肅,再不敢開口。
要知道,早在半旬之前,城中就再也沒有牛羊了。
可汗這會兒說的「羊圈」,裡面囚的,是另一種東西。兩條腿,兩隻胳膊,直著身子走路,俗稱「兩腳羊」。
……
……
烏蘇可汗靠強令讓自己身邊的人安分下來。無論有沒有跟著外間動靜思鄉,至少面兒上絕對不會表現出來。
但在赭城之外,另外幾座城市,就沒有這樣穩當了。
的確,契丹人也會覺得大周的城市舒服。尤其是冬天,炕上何其暖和。
可這會兒還沒到最冷的時候,他們不需要一天到晚都窩在炕上。於是,城中的種種「缺點」被凸顯出來。
再寬闊的街道,對比草原來說,都顯得狹窄。
再能填飽肚子的「兩腳羊」,對比真正牛羊來說,都有不足。
再說了,大群人聚集在城中,久久不開啟城門。一日日下來,城中不可避免地聚起汙穢。
漢人又總唱著契丹歌謠。草原的模樣一次次在契丹士卒們的夢中出現,終於有一天,有人無法忍耐,欲要悄悄出城。
然後,迎面撞上了早在等待的大周軍隊。
冬日到來之前,大周又破五城。
如此一來,唯有一座赭城未被收復。
鄭易作為「烏蘇可汗」,在契丹之中,畢竟是有些威嚴的。
因他下令,赭城中的防備始終沒有鬆懈。是有人也想悄悄溜出,可鄭易說話算話,轉頭就將人丟到「羊圈」。
在鄭易看來,這是維持赭城秩序的必要手段。
他每日巡邏,忙得不可開交。
期間還和郭信爭吵數次、被郭信質問數次「那些可都是在赭城住了數十年的人,其中還有你我從前去過的酒家老闆、為士卒看病分文不取的大夫,如今如何就成了『兩腳羊』」。
鄭易聽得心煩。他自然知道郭信所說,所以那些人一時也沒有死。最先被吃的一批「羊」,可都是捉來的俘虜,另有乞丐、流民等。
慢慢地,郭信許久不來找他。
鄭易讓人瞧過,知道郭信獨自待在屋中,每日喝得爛醉,便也未在意他了。
第66章 大捷 無論如何,「雲歸」是不會回來了……
往前二十餘年, 鄭易對郭信的印象都是「魯莽、蠢笨,唯有偶爾直覺可靠」。
燕雲戈在的時候,郭信以燕雲戈馬首是鞍。燕雲戈背叛家族, 一心向著皇帝了,郭信唯命是從的物件就成了鄭易。
他太熟悉對方,壓根不會去想,郭信這副模樣是不是裝的。
這也算是「燈下黑」了。在鄭易派來檢視的人走之後,郭信一骨碌坐起, 找了個與自己相仿的契丹人坐在屋中,每日許以美酒,對方自然樂意。就這樣, 郭信本人離開城主府,去了「羊圈」。
他到現在還是無法想明,好友怎麼會變成這樣。
過去冒充烏蘇可汗身份,一是為活命, 二是為增強己方力量。這些話,鄭易都給郭信說過,郭信也都相信。
後來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