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去徐州(第1/2 頁)
轉眼間就到了九月份,其他一些作物也成熟了,尤其是她的瓜果,各種梨、蘋果、桃子、松子現在也能收穫了。 接下來將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工人不僅需要秋收,而且還要摘果子松子,處理他們。 沈霜兒去了各個莊子上檢視秋收,還給他們去山裡打了野豬,一家分了一些豬肉給家裡的勞動力添添葷腥,秋收季是一年中最累人的。 幹什麼都是人工累的很,秋收完後家家戶戶的壯勞力都得瘦一大圈,所以沈霜兒給他們的豬肉正是對了佃戶的胃口。 秋收過後就是晾曬,這糧食必須曬的乾乾的才能入庫。 山上的瓜果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去採摘,採摘過後沈霜兒每人都送了他們一些,這些瓜果放地窖裡足夠他們吃到過年。 還有松子這東西,一貫是富貴人家才吃的起,今年他們負責種植的人家都得了一些。 這麼多水果,沈霜兒派人送去了朱府幾車,還捎帶了兩百斤松子。 今年松樹小,結的松子不多,來年松樹長大以後結的松子多了再多給一些吧! 將品相好的果子一部分賣掉,一部分做成果醬,最後給自己留一些儲存起來。 做成果醬後用處就多了,可以在茶樓的點心裡加上果醬,茶樓也能推出果茶了。 茶樓開了一段時間了,是時候上點新品吸引公眾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忙活,糧食入庫了,果子也賣的差不多了,果醬也熬了許多,松子都被她賣給那些富商了。 這段時間她又掙了不少足足六千兩。 梁州府那邊估計也做了不少了果醬,要不然再開個點心鋪子,剛好把這些果醬消耗掉。 魚塘裡的魚蝦蟹也長大了,海鮮館是時候開張了。 她給朱憶殊去了一封帖子,告知了她自己近日要去梁州府一趟,去的時間比較長,避免朱憶殊找她的時候她不在。 事實上,她不止要去梁州府還要去徐州府一趟,她要將洋洋送回老家清溪村,讓他待一段時間,不然怕他忘了清溪村長啥樣。 這回她將何童生也帶回了梁州府,何童生高興極了,他很久沒有回家了,走之前雖然母親的病好些了,又給他們倆留了錢,可畢竟太久沒回去他很擔心。 這次就讓何童生在她莊子上教書,梁州府的人他都教的差不多了。 去了梁州府後,她就開始著手海鮮館開業,之前的五家鋪子其中一家用來開糕點鋪,店鋪已經在裝修之中。 海鮮館的秘製醬料都是她配的,其中有些溫補的藥材適合大眾,口味也分了四個等級,不辣、微辣、中辣、特辣滿足大家的口味。 海鮮館的海鮮鍋裡還加了四樣菜,土豆片、豆腐、還有兩樣季節菜,若要加菜另外算錢實惠的很。 海鮮鍋也分了大小,小鍋、中鍋、大鍋,看人多少了點多大鍋。 豆腐是她莊子上的人自己做的,還做了許多腐竹、豆泡、豆腐皮這些東西這個是這個國家本就有的,只不過不是人人都會,是傳家的手藝,都不輕易外傳。 她把這些交給了莊子上的佃戶,讓他們來做既能節約成本,又可以讓佃戶多一份收入。 她也不怕他們將這些工藝傳出去,她並不是很在乎,只要她自己能用就行。 開業當天,她帶著洋洋去了海鮮館在包廂裡點了一盆海鮮,教這個小傢伙吃螃蟹、吃蝦,這是他第一次吃海鮮呢! 其實要說海鮮,這也不是正宗的海鮮,畢竟他們不是養在海里,不是從海里捕撈上來的,味道上終究不一樣。 以後一定要帶洋洋去真正的海邊走一趟,吃各種海鮮。 中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看樣子生意也不錯,吃過飯之後她就跟洋洋說了要送他回清溪村住一段時間,她要去徐州一個月。 洋洋也聽話,沒有哭鬧,她承諾等她回來後一定給他帶禮物。 每次外出回來給洋洋帶禮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有點感覺她不是在養弟弟,而是在養兒子。 她把千鋒,青語青漫都送回來清溪村,帶著青舒、孔希和孔燁,還有鏢局的人一起走了。 這次她不僅要去看看她在徐州的產業,還要去運走徐州的糧食。 一群人快馬加鞭趕往徐州,考慮到還有孩子,過程中休息的時間也比較多,即便這樣兩個孩子依然有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