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日復一日(第1/1 頁)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冬日清寒,氣溫一降再降,萬物已凋落成荒涼。望著客廳內一直相伴的綠植,剛剛甦醒般似的,活潑活躍。因了它,內心滋生出溫度和歡喜。就這麼看著它,心生愉悅,日子也充滿了期待。再多的冰天雪地,又有什麼難耐呢。 每天清晨起床之後,是頭腦最清楚的時候。洗漱整理、端一杯茶,捉住時間閱讀寫作。坐在桌邊,一窗子的陽光灑落進來。安靜閱讀的時候,腦海中想到“靜好”,心中有雀躍。天上的雲,光滑圓潤、擠擠挨挨著。鳥叫聲也有,嘰嘰喳喳,叫得響亮亮。生活在於每日。它知道,有限的生命,容不得浪費。生命唯有珍惜,才有了厚度和質地。借用書中的話:“每刻都要準備就緒。把每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的一天來看待,你會發現生活發生了變化。生活需要充盈著快樂,我們是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的建築師。只有照料自己、保障個人需求的時候,人們才能真正發現生活的意義。不再需要悲喜的刺激,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有尊嚴、有平衡感地活著。” 任思緒就這樣。閱讀一會書,看一會窗外的雲,漫無目的。想到從前沒有網路的光陰裡,都是這麼緩慢而美好的。日復一日,熟悉的人,熟悉的物。簡單的心,簡單的需求。 這兩日還是在家持續整理物品,一年中的最後一天。繼續刪減,環顧四周,最終留下來的,就是合適的,長久的東西。清減下來,純粹起來。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會帶回家中了。也戀舊物,偶然間翻到昔日的物品,抄寫過的筆記本,欣喜萬分。在這些舊物品裡,重拾起來又為內心注入嶄新的認知,有些記憶隨之重新浮現。在生命的軌跡裡,有過成長與快樂,一種福份。 生活單純充實,度日有序。熟悉的生活流程,家常日子的味道,對比我也孜孜不倦樂在其中。固定的作息,固定的關係,固定的去處。盡情地享受當下的時刻,從平淡無奇的瑣事中也能找到快樂與安心。今日閱讀《習慣的力量》,分享出來:一個人每天的活動中,有40%是習慣的產物,而非自己的主動決定。習慣是什麼?是我們經過意識和潛意識,共同決定後作出的選擇,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實踐這個選擇,直到不再需要花時間思考依然可以每天進行的行為。習慣形成後,就像一個固定程式植入大腦,大腦會在特定的時候自動執行這一程式。想來,養成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固定一天的某個時刻做固定的事。比如睡前半小時,拿起書本閱讀吸收,度過美妙的看書時光,沉浸在其中。比如剛起床不著急開啟電子裝置而是靜靜地與自然融為一體。比如吃完飯後立刻把廚具清洗乾淨迴歸原位。當養成習慣的時候,某天不做就覺得少了一些什麼。 午飯兩人食。蒜爆豆苗,香煎鵝蛋,蒸糯玉米。日子簡單,飲食乾淨,是我們所心生嚮往的,也照做。飽餐過後,稍作休整。想消食活絡筋骨,整理家務事也是很好的選擇。把碗碟端放到水池內,家人很主動的去清洗。每日如此。我遠遠望著,在這份舒適感裡,是心生愉悅、珍惜和感恩的。今日陽光明媚,把昨日穿的棉服歸整好,取到陽臺進行擦拭。又騰出一塊空間把冬日最喜愛的毛毯取出,吸收太陽的照射,如此很好。 陶立夏說:“歲月就像亞麻襯衫,如果料理得當,舊了會有獨特的韌度和柔軟的美麗。”我想,人也是如此吧。喜歡敘事生活()敘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