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擴店,朱皇帝的無腦稅收、腦殘戶籍制度(第3/3 頁)
年間可以收取總量的百分之十,可以讓農民自由買賣,
只要他們買賣就按商業稅的百分之十五來收取,若是低產年就象徵性收百分之一,
若是災年就不收稅。還有營業稅......”
朱元璋聽得腦中一團漿糊,連忙喊停,“停停,大孫你這繞來繞去的把咱頭都繞暈了。”
朱英白了他一眼,“爺爺你知道頭暈就好,所以說朱皇帝的無腦三十稅一就是便宜商人,
宋朝沒有大明國土面積大,可它就比大明有錢,爺爺你明白了嗎?當然也和海禁有關。”
朱元璋把自己明白的記錄下來,放下筆雙手互相揉著手腕,道:“大孫,海禁你不懂!”
“爺爺,你就懂?切。”朱英聽到他的話不屑回道,還差點抬手比出一個國際手勢。
朱元璋不想說海禁這個話題,轉移話題道:“大孫,按你這麼說為何農業稅那麼低?”
朱英站在椅子上居高臨下的開口:“低嗎?爺爺你不懂,只要穩定好農民,就沒有農民起義,
很多事情就很大力改革!算了,不說這些,說這些你也不懂。”
不等朱元璋說話,朱英蹲在椅子上繼續開口:“我再說說朱皇帝的腦殘戶籍制度,
他把人劃分士戶(官僚士紳)、農戶、軍戶、匠戶、商戶......等。有什麼作用?
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農戶還還一些可以透過科舉入士,軍戶、匠戶、商戶呢?
如軍戶現在看似為了穩定兵員,那麼爺爺我問你,如果你是當兵你戰死沙場,
你兒子接班對不?那他也戰死沙場若無後這不是絕種了嗎?還有定額在!這些空缺名額,
誰願意來補?現在還能實施也就是大明開國沒多少年,也確實有一些地方需要軍戶的存在,
若常年日積月累,爺爺你想想後果?可笑的是軍戶名義上是軍戶有固定糧餉拿,
實際上就是在衛所裡當屯田長工,待遇還不如我們當乞討的!”
說完朱英沒再說,朱元璋將一些重點記錄下來,時間不長記錄完,正要開口詢問一些細節。
門外響起李青風的聲音,“大哥大,你快過來看看,那邊的牆要怎麼打通?”
“來了來了,別亂搞。”
朱英跳下椅子開門而去,朱元璋拿著剛剛記錄的內容看,之前認為自己實施正確的政令,
經過朱英的“教導”現在又感覺很多地方確實欠缺太多。
晚飯後,趁一眾人在敲牆時朱英教了如花、徐膺緒、徐增壽三人唱了一首改版“好運來”。
“好運來祝你好運來......興旺發達通四海......”
幾人在廳堂能壓著聲音練歌,朱元璋一旁聽了一會,朱英沒搭理他,他才無趣的離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