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從棣花鎮返回了西安,我很長時間裡沉默寡言,常常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整晌整晌什麼都不做,只是吃煙。在灰騰騰的煙霧裡,記憶我所知道的百多十年,時代風雲激盪,社會幾經轉型,戰爭,動亂,災荒,革命,運動,改革,在為了活得溫飽,活得安生,活出人樣,我的爺爺做了什麼,我的父親做了什麼,故鄉人都做了什麼,我和我的兒孫又做了什麼,哪些是榮光體面,哪些是齷齪罪過?太多的變數呵,滄海桑田,沉浮無定,有許許多多的事一閉眼就想起,有許許多多的事總不願去想,有許許多多的事常在講,有許許多多的事總不願去講。能想的能講的已差不多都寫在了我以往的書裡,而不願想不願講的,到我年齡花甲了,卻怎能不想不講啊?!
這也就是我寫《老生》的初衷。
寫起了《老生》,我只說一切都會得心應手,沒料到卻異常滯澀,曾三次中斷,難以為繼。苦惱的仍是歷史如何歸於文學,敘述又如何在文字間布滿空隙,讓它有彈性和散發氣味。這期間,我又反覆讀《山海經》,《山海經》是我近幾年喜歡讀的一本書,它寫盡著地理,一座山一座山地寫,一條水一條水地寫,寫各方山水裡的飛禽走獸樹木花草,卻寫出了整個中國。《山海經》裡那些山水還在,上古時間有那麼多的怪獸怪鳥怪魚怪樹,現在仍有著那麼多的飛禽走獸魚蟲花木讓我們驚奇。《山海經》裡有諸多的神話,那是神的年代,或許那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而現在我們的故事,在後代來看又該稱之為人話嗎?閱讀著《山海經》,我又數次去了秦嶺,西安的好處是離秦嶺很近,從城裡開車一個小時就可以進山,但山深如海,進去卻往往看著那樑上的一所茅屋,趕過卻需要大半天。秦嶺歷來是隱者的去處,現在仍有千人修行在其中,我去拜訪了一位,他已經在山洞裡住過了五年,對我的到來他既不拒絕也不熱情,無視著,猶如我是草叢裡走過的小獸,或是風吹過來的一縷雲朵。他坐在洞口一動不動,眼看著遠方,遠方是無數錯落無序的群峰,我說:師傅是看落日嗎?他說:不,我在看河。我說:河在溝底呀,你在峰頭上看?他說:河就在峰頭上流過。他的話讓我大為吃驚,我回城後就畫了一幅畫。我每每寫一部長篇小說,為了給自己鼓勁,就要在書房掛上為所寫的小說的書畫條幅,這次我畫的是「過山河圖」,水流不再在群山眾溝裡千回萬轉,而是無數的山頭上有了一條洶湧的河。還是在秦嶺裡,我曾經去看望一個老人,這老人是我一個熟人的親戚,熟人給我多次介紹說這老人是他們那條峪裡六七個村寨中最有威望的,幾十年來無論哪個村寨有紅白事,他都被請去做執事,即便如今年事已高,腿腳不便,但誰家和鄰居鬧了矛盾,誰個兄弟們分家,仍還是用滑竿抬了他去主持。我見到了老人問他怎麼就如此的德高望重呢?他說:我只是說些公道話麼。再問他怎樣才能把話說公道,他說:沒有私心偏見,你即便錯了也錯不到哪兒去。我認了這位老人是我的老師,寫小說何嘗不也就在說公道話嗎?於是,第四遍寫《老生》,竟再沒有中斷,三個月後順利地完成了草稿。
《老生》是四個故事組成的,故事全都是往事,其中加進了《山海經》的許多篇章,《山海經》是寫了所經歷過的山與水,《老生》的往事也都是我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山海經》是一個山一條水地寫,《老生》是一個村一個時代地寫。《山海經》只寫山水,《老生》只寫人事。
如果從某個角度上講,文學就是記憶的,那麼生活就是關係的。要在現實生活中活得自如,必須得處理好關係,而記憶是有著分辨,有著你我的對立。當文學在敘述記憶時,表達的是生活,表達生活當然就要寫關係。《老生》中,人和社會的關係,人和物的關係,人和人的關係,是那樣的緊張而錯綜複雜,它是有著清白和溫暖,有著混亂和悽苦,更有著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