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2/2 頁)
,這真是得其所哉!不知是唐太宗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才成就了魏徵的名聲,還是魏徵敢於犯顏直諫才促成了唐太宗善於納諫的性格,抑或是二者互相作用,反正魏徵的進諫和唐太宗的納諫同樣有名。
諫議大夫的職責是專門向皇帝提意見,在今天看來,這實在是個很奇特的官,說它重要,它又無足輕重,說它無足輕重,它又重要無比;說它有權,它又無尺寸之柄,說它無權,它又權力很大。這一切都取決於諫議大夫的意見皇帝聽還是不聽。
唐太宗任命魏徵為諫議大夫,表現了唐太宗對他才能的認可和對他本人的信任與尊重,後來又把他提升為尚書丞,就更能使他隨侍左右,時時處處提醒規勸皇帝了。
唐太宗的確是一位願意提倡君臣之間&ldo;民主&rdo;的君主,他知道自己很容易受情緒左右,就提醒周圍的大臣注意糾正他的偏激決定,並把批評朝政制度化。他建立了前朝所沒有的新制度,即允許諫官、史官參加政事堂會議。這種制度不僅能夠保証諫官、史官能夠及時瞭解朝政的內幕,使得有所勸諫,還起到了一定的監察作用,使宰相及其他官員不敢謊報政績。這種制度還規定,在會議之上,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如有過失和不當之處,諫官可當面指出,予以辯論。再者史官也瞭解皇帝大臣的許多情況,根據第一手材料寫出起居注,對他們也是一種監督。
魏徵就是在這種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裡做諫官的,他勸諫的內容從長治久安的軍國大計,到皇帝個人的起居生活,涉及到許多方面,對唐太宗及唐朝貞觀年間的政治,可以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