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 頁)
司馬光任宰相以後,當然要廢除新法,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三月,司馬光主持政事堂會議,要求五品以上的朝官全參加,中心議題是全盤廢除王安石所行的新法。蘇軾在被貶過程中,親眼看到了新法推行後的一些好處,覺得不應該全盤廢除新法,因此,他反對司馬光的主張。
對於王安石的新法,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不能全盤否定。北宋以後,&ldo;冗官、冗軍、冗費&rdo;十分嚴重,王安石主要針對&ldo;三冗&rdo;,精簡機構,收攏權力,提高效率,發展經濟,應該說是正確的,但由於王安石用人不當,再加上守舊派反對,推行不力,新法實行了十幾年確實未有大的成效,原來的問題反顯得更嚴重。因此,司馬光當然要廢除新法。
蘇軾《中山松醪賦》
座中客滿惟憂百榼之空身後名輕但覺一杯之重豢飽我而不我覺布帛燠我而不我娛唯此君獨遊萬物之表蓋天下不可一日而無
宋/蘇軾/濁醪有妙理賦
而就在這次會上,蘇軾竟放了&ldo;頭炮&rdo;,他說:&ldo;天下所以不能大治的原因,失誤在於用人不當,而不是法本身的錯誤。如今您要全盤廢除新法,實屬大錯!&rdo;此言一出,不僅司馬光大驚,整個政事堂的氣氛都為之凝固。司馬光不解地問:&ldo;你我過去一同反對新法,況又遭新黨之害,為什麼還要為新黨新法說話呢?&rdo;蘇軾說:&ldo;一切據實情而定,乃是為官為政之道,不應存黨派門戶之見,也不應有私人政見之爭。過去王安石急行新法,確有不當,但如今盡廢新法,亦如抱石而救溺,也不妥當!&rdo;司馬光聽了蘇軾的話,怒氣更盛,厲聲說道:&ldo;盡廢新法,皆如舊制,本相已決,不必再議!&rdo;說完即走出政事堂。
蘇軾也很生氣,回家後直罵&ldo;司馬牛!司馬牛!&rdo;吃完午飯後,他捧著肚子,問左右的人:&ldo;你們可知此中裝了何物?&rdo;一女僕答道:&ldo;都是文章。&rdo;蘇軾搖頭。又一女僕說:&ldo;滿腹都是機關。&rdo;蘇軾更搖頭。唯有愛妾王朝雲笑笑說:&ldo;學士老朝一肚皮不合時宜。&rdo;蘇軾聽後,長嘆一聲說:&ldo;知我者,朝雲也!&rdo;
這樣,蘇軾又遭到了司馬光舊黨的排斥,同時尚在朝中的新黨也極力排擠他,另外,還有持有不同學術觀點的程頤、程顥的洛黨的攻擊,蘇軾處境很艱難,他曾嘆息說:&ldo;如隨眾人,內愧本心,上負明主;不改其操,知無不言,則仇怨交攻,不死即廢。&rdo;他接連上書,要求外任,高太后體諒他的心情,便讓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出知杭州。
在蘇軾出知杭州以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曾兩次被召還朝,又兩次改換任所,實在是疲於奔命。後來,蘇軾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侍讀,又改任禮部尚書,兼端明殿學士,其弟蘇轍也被任命為宰相。
自哲宗十歲起,蘇軾就是他的老師。哲宗此人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喜忠誠老練之人,在一些政敵的攻擊之下,哲宗逐漸疏遠了蘇軾。哲宗親政以後,就盡廢高太后在元祐年間所做的事,任命章惇為宰相,呂惠卿等奸佞之徒也陸續引進。這樣,蘇軾的厄運到來了。
章惇等一批新黨全部還朝,他們對元祐年間的執政大臣採取了殺戮、鞭屍、懲罰、流放的&ldo;報復&rdo;措施,蘇軾當然在劫難逃。蘇軾被以&ldo;譏斥先朝&rdo;的老罪名剝奪了職務,貶廣東熒州,在途中又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年近六旬的蘇軾帶著全家,顛沛於暑熱坎坷之中,在同年的春天到達了惠州。
------------
10不通權術的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