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章 驪山對(第1/2 頁)
位同封君的寡『婦』清親入咸陽,第一件事自然是要覲見秦王,拜見信候,章臺宮內的訊息自己雖探聽不到,但是那寡『婦』清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然將其宣揚了出去。 .
此行前來覲見秦王攜帶的禮物之,有三大箱孤書竹簡,更有親自用紙質印刷的典籍,言語稱讚造紙、印刷之妙,但其內在含義卻是無用多說。
與寡『婦』清,周清似乎和對方沒有太多的牽連,若說其的利益,對方乃是耕耘與丹砂、水銀、丹『藥』之物,更是與自己不衝突。
然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寡『婦』清無緣無故的在章臺宮與咸陽城內宣揚此事,算是不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
至於他人是誰?這一點並不難猜!
迎著秦王政看過來的目光,周清頷首以對,沒有避開這個話題,輕語之。況且,這個話題早晚都是要提及的,自己對其也早有打算。
“不錯,寡『婦』清昨日在章臺宮內言語造紙、印刷之妙,而且提及若是可以將其運用於政令牘之,更是便捷無。”
“一如《呂氏春秋》,數十萬言,若是烙印竹簡,可得十車,若是烙印在紙質典籍,不過一本,隻手可握,堪為方便。”
“且,一本典籍價值百金,其利益頗豐,更在丹砂之,寡『婦』清甚是,言語寡人,若得之,可充實府庫,充實大秦根基!”
對於造紙、印刷之術,這兩件事物於嬴政來說,不是秘密,黑冰臺送來的訊息很多,其便是有如今在列國開設的書閣之物,其內販賣紙質典籍,利益巨大。
尤其是前段時間,信候託玄清大師烙印《呂氏春秋》,一言一金,烙印下來,沒有數十萬金,沒有數百萬金根本不可能,更是可見一斑。
寡『婦』清所言也非沒有道理,運用於政令牘,便捷無,以往需要沉重的竹簡寫下政令,如今一張紙足夠了,官府買辦,更是利益入府庫。
只是,造紙、印刷之術乃是道家天宗所有,玄清大師於自己又功勞甚大,這件事自己一直沒有多想,今日賜封大師為少保之位,雖虛職,亦是秦廷之位,故探問之。
“哈哈哈,寡『婦』清所言甚是,其實,這兩件東西,本是我將來欲要送於大王的,想不到如今被人惦記,儘管時間有些早,但也無不可。”
“大王剛才所言是造紙、印刷之術的妙處,可還知曉其它的妙處?”
造紙、印刷之術的精妙和利益不必多說,身為主人的周清絕對寡『婦』清了解的更明白,朗朗一笑,踏步在大地之,眺望遠處的驪山之地,儘管已是驕陽當頭,一位位農夫還在其勞作。
李信帶領著重甲兵士在四周護衛者,蓋聶亦是手持利器靜立一側,靈覺擴散,防止外不速之客,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但只要有,一切都是必要的。
“其它的妙處?”
“寡人慾聞其詳!”
並未在平整的石墩之端坐太久,思忖周清之語,嬴政眉頭一挑,悠然起身,丹鳳之眸更是掠過些許精光,大師之言欲要送於自己,這個禮可是不輕。
而且,聽起來,這造紙、印刷之術不似自己看到的那般簡單,只是,現今而觀,除了處理政令快捷些許,閱覽典籍方便些許,也沒有其它用處了。
語落,身旁不遠處的馮去疾與王綰似乎也有所耳聞,彼此之間,相視一眼,造紙、印刷之術他們也是瞭解,只是價格實在是太過於貴重。
“以大秦如今之國力,匡諸侯,一天下不難,這一點,大王想來也是明白!”
百年來大秦屠戮山東列國百萬以的將士,列國孱弱不堪,幾番合縱伐秦都沒有功成,已經說明了問題,而秦國的疆域也從隴西之地向著東方蔓延。
河西之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