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數風流人物(第2/2 頁)
需要消耗多久的時間。
時間就在這種不經意這種悄然流逝,小半年左右,洛陽龍脈之地竟然再次有人悟透了龍脈之契。
更讓秦雲意外的是,這次悟透龍脈之契符文的,竟然還不是單個的符文。
這無疑引起了秦雲極大的興趣!
待趕到洛陽一觀之後,秦雲這才知曉,原來悟透洛陽龍脈之契的,竟然是大儒蔡邕。
大儒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親。
他得悟龍脈之契的契機,竟然是因為篆刻《熹平石經》。
這倒是出乎秦雲的意料之外!
《熹平石經》若要形容的話,其實就相當於後世官方出臺的字型統一規範。
相當於繼始皇帝之後,在一次進行了“書同文”的工作。
而這一次問世的,則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漢隸”。
和武學大家童淵悟透符文相比,蔡邕悟透符文,甚至將符文的一部分篆刻到了石經的碑文上,更是讓秦雲咋舌不已。
若是文人墨客也掌握了龍脈符文的力量那又會如何?
彼時謀士該不會真的成為法師吧?
念及此,秦雲臉上不由露出古怪之色。
看著依舊沉浸在明悟龍脈之契之中的蔡邕,秦雲直接出現,在蔡邕神不知鬼不覺之中,一指點向他的眉心。
霎時。
蔡邕就像是神魂離體,看到未知的世界真相。
不多時,蔡邕如獲天啟,下筆如有神。
雖還是在書寫隸書,但每一筆下去都有了神韻。
當一篇碑文書寫完畢,蔡邕整個人就像是被榨乾了精神,變得萎靡不振。
但看著經由他之手撰寫而成的碑文,整個人都神情恍惚。
這真的是經由他之手撰寫而成的碑文嗎?
有此一篇,縱死也無憾了!
經年。
熹平石經所有的碑文悉數問世,被聳立在了太學旁邊。
蔡邕本就是知名大儒,外加上石經之上的文字的確是一絕,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爭相臨摹。
一時。
洛陽紙貴!
經由熹平石經,蘊含龍脈之契的碑文,就這麼一點點擴散開來。
能夠從碑文中領悟到龍脈之契的依舊只是少數,但這卻像是一顆顆火種,不斷點亮一個個文明的火種。
時間,就於這種無聲無息中流逝。
領悟龍脈之契的人,也越來越多。
李儒、賈詡、孔融、沮授、陳宮、呂布、張飛、關羽、劉備
當越來越多的名人,先後領悟到了龍脈之契的時候,暗中推動這一切的秦雲,雙眼也愈發的明亮。
看到這些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秦雲心頭不由感慨。
不愧是曾經名傳青史的人中之龍,現在首先領略到龍脈之契的也是他們。
在獲得了龍脈之契之後,他們又會給這片土地,帶來哪些不一樣的變化?
看到這些個熟悉的名字,秦雲的心頭也愈發的澎湃。
不過。
就在此時,秦雲卻是看到,天地棋盤中,再次亮起一顆“星辰”。
不過,和先前那些註定閃耀的將星謀士不同,這顆星辰卻是顯得有些特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