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2/2 頁)
史上這場權力危機時,兩個名叫曼納斯和森德蘭的美國人這樣寫道:
&ldo;??????史迪威的被召回,是那種以為中國要依賴和服從美國,美國可以把自己的觀點任意強加在中國頭上的思想的必然結果。然而新的思想,無論史迪威還是羅斯福,都無法從外部強加給他們。國民黨的軍隊組織是由其政治制度造就的,要對其軍隊進行改革,首先必須變革國民黨政府的整個體制??????至於責任問題,馬歇爾應負觸發它的責任;羅斯福應負批准它的責任;而史迪威本人則應負介入和促成它的責任。更深一步說,這場危機表面上是蔣與史兩人的矛盾,實質上它是兩種不同性質不同目的互不相容的結果。&rdo;(《史迪威出使中國》)
另一位歷史學家易勞逸教授則寫道:&ldo;蔣介石好像一尊供奉在寺廟裡的金漆剝落的山神。??????你要從外部打敗它,它的確顯得很羸弱,搖搖欲墜;但是你要讓僧眾來推倒它,它卻又顯得太強大??????&rdo;(《毀滅的種子》)
3
&ldo;史迪威必須離開!&rdo;當委員長在常委會上憤怒咆哮之後兩周,史迪威從南方戰區視察歸來,等待他的是一道美國總統簽署的解職命令。
十月十九日,史迪威經昆明飛往重慶,在這座死氣沉沉的中國陪都最後停留了一天,然後取道澳洲回國。
史迪威當然清楚自己冒犯了什麼人的利益,但他不承認那是錯誤,他依然堅持要打敗日本人必須取代蔣介石的觀點。馬歇爾是他最堅定的夥伴和支持者,但是馬歇爾畢竟不是總統。他認為總統受到赫爾利的矇蔽,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史迪威同所有的將軍一樣,最看不起類似赫爾利這樣的政客。政客們總是象紅頭蒼蠅一樣圍著總統嗡嗡叫,希圖撈到一星半點好處,他認為赫爾利站在蔣介石一邊正是為了達到對自己取而代之的目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