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流兵之禍(第2/4 頁)
大軍,從各地徵所調來的老兵只佔一半。還有一半,則是從各地強徵入伍的平民百姓。
百姓被強徵入伍時,還不算太冷。
不少人穿得都很單薄。
天不冷時還好說,冬日一到,日子就難熬得很。
初到兵營,就有老兵對他們說,不用擔心,等到了冬日,朝廷自有厚重冬衣發放。
不少人就放了心。
可到了冬日,冬衣卻遲遲未見。
不僅沒冬衣,連朝廷的糧草軍餉,也遲遲發不下來。
還是一路行來,大軍洗劫了數十個城鎮村子,才湊齊了十萬大軍的糧草和過冬的衣物。
厚實保暖的衣物,自然優先供給將領。
底下計程車卒,就沒那般好運。
分給他們的,自然是破破爛爛,打著補丁,漏了棉絮的冬衣。
可就連這樣的衣物,也被人搶破頭。
十萬大軍,有人勇猛,搶到了兩件禦寒衣物;有人孱弱,一件也沒搶到。
沒搶到的,自然熬不過寒冬。
沒死在戰場上,卻凍死在軍營裡。
死了,身上的衣物就被同個軍帳的同袍扒下來,也不嫌髒臭,更不嫌晦氣,胡亂分一件,人人都有份。
多裹一件,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大軍還未到幷州,夏朝的平叛大軍,就士氣低迷,兵卒情緒十分消沉。
各營將領看在眼中,卻也沒有好法子。
糧草沒有,軍餉沒有,連冬衣也沒有,指著什麼去打仗?
人還沒到戰場上,就全凍死了,還打個屁仗!
聽到大將軍說打了勝仗後,就會給朝廷報捷報,頓時有將領靈機一動,給底下的兵卒許諾——賣點力,等打了勝仗,平了叛軍,待捷報傳回朝中,軍餉糧草就都會有了。
,!
包括冬衣。
入伍多年的老兵信不信的,不知道。
強徵入伍,馬馬虎虎操練了半個月,就急匆匆拉上戰場的新兵,信了。
閩州得勝山。
戰鼓擂得咚咚作響。
兩軍戰旗,一個碩大的夏字,一個碩大的薛字。
殺聲震天!
號稱十萬的平叛大軍,與三萬的薛家叛軍,正面宣戰!
那一仗,打了兩天兩夜。
號稱十萬大軍的平叛之軍,被殺得屁滾尿流,最後朝廷親封的平叛大將軍,帶著剩下的六萬殘兵,倉惶而逃。
有四萬兵卒,被留在了得勝山。
四萬人裡,死在戰場上的佔八成。
還有兩成,當了逃兵。
洗劫這個小村莊的,就是從得勝山逃走的一隊兵卒。
得勝山一戰,血流成河。
熟識的人,轉眼陰陽相隔。
斷肢殘臂隨處可見。
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頭髮上,沾滿了黏得發膩,濃得發黑的血汙。
也不知是自己人的,還是叛軍的。
血腥味臭得撲鼻,令人作嘔。
殘酷的現實,令人嚇破了膽。
什麼建功立業,功成名就,統統成了過眼煙雲。
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他們還年輕!
家中還有妻兒老母,他們不想死!
幷州叛軍勇武無敵,朝廷大軍根本不是對手。
得勝山一仗,走了狗屎運才保住一條小命。
下一次呢?
留在軍中,死的人遲早輪到自個——有這種想法的人,不計其數。
只不過,夏朝對逃兵十分嚴苛。
若是抓回來,便是斬刑。
留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