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北軍差異、關西悍卒(第2/3 頁)
人口不足,無法承擔大軍雜役,一直都是以俘虜充當營戶隨軍,這些人有的是燕、代兩國的敗軍、降卒,有的則是虜獲的鮮卑小部落,完全依附於將領,相當於清代八旗制下的包衣阿哈。
被苻堅寄以厚望的苻朗,鎮守廣固城時,對苻洛這一套也是有樣學樣,而且還受關中敵視鮮卑人的風氣影響,所部鎮兵裡的底層營戶,多是強徵來的胡人民戶,更以鮮卑女奴作為“肉唾壺”,對關東六州的“燕地鮮卑”可說是厭惡至極。
廣固原屬齊郡廣縣,八王之亂後,齊郡治所臨淄日漸衰敗,前趙時,曹嶷入青州在廣固築城割據,將廣縣併入臨淄,遷治於廣固。後趙時,石勒派石虎討伐曹嶷,攻陷廣固後坑殺軍民三萬餘,因石勒新任的青州刺史劉徵勸阻,才留下男女七百餘口。
齊郡南面就是東莞、琅琊,與西南方向直面黃淮水系威脅的兗、徐防線,相對來說則算是二線、後方了,否則苻朗縱有閒情雅緻,也沒機會借巡行各地的名義遊山玩水。
前秦軍隊以中兵為骨幹,各軍正兵只數千人,下轄的營戶則數倍於此。滅涼、代兩國時,連續的大規模徵調,宿衛和長安衛軍以外的各軍,都已是師老兵疲。而且攻打代國,由於是在冬季用兵,後續集結的預備隊,行裝也都是北方作戰所需。
簡單來說,十六國時的北方軍隊,行裝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穿的是羊皮襖,行軍住的是羊皮帳篷,鋪的蓋的還是羊皮,前秦中兵也是如此。棉花此時剛經西域傳入,進入內地大量種植是在宋末元初,當時可供填充被褥的只有木棉,難以大規模供應軍需,其他草絮又不足以保暖。
這種以應對北方寒冷天氣為主的裝束,每到夏季,即便駐紮在長安,士卒也因炎熱抱怨不已,世兵制下換裝一般都是自理,除非趕上特殊目的導致的出征,才會由國家承擔換裝。
因此在桓豁死後,前秦沒有急於在夏季發起進攻,而是利用整個秋季徵調、集結,入冬後才開始合攻襄陽。而且負責主攻的部隊,考慮到水戰,才徵調了鎮守蒲阪的苻丕所部,又以隸屬宿衛下的一部新組建的中兵從徵,進行補充、加強,這之外還大舉徵發了前燕鮮卑徙民。
除了士卒對氣候的不適應,大軍南下,人畜彙集,荊州剛經歷了旱澇,選在冬季用兵,也能降低爆發時疫的可能。
北方胡人政權下,並非沒有成規模的水軍,只是在與步、騎的整體比例中,佔比極小,其素養與東晉的水軍相比,就如同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區別。
前秦的水軍大多屬於勞役性質,而不是東晉那種專精水戰的步卒,如長安有漢漕渠直通黃河,連通關東漕運,在蒲阪至陝城這段黃河,分別有蒲津渡、風陵渡、大禹渡、茅津渡,賴以謀生的船工、水夫數不勝數。但水戰不光是會操縱船隻、懂水性就行,苻丕麾下從蒲阪南下荊襄的水軍,雖然經過了強化訓練,完備了甲械,可在戰鬥意志上仍然是畏戰的役夫。
關中自古以來尚武成風,戰歌無衣一直廣為流傳,班固在漢書中就記載秦地“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赤壁之戰後,曹操進兵關中,曾傳令諸將“關西兵精悍,堅壁勿與戰”。秦地有著久遠的軍事傳統,自春秋戰國至魏晉,歷來有農閒時組織訓練的習俗,因此秦人對“長矛”極為擅長。這個長矛,說的不光是五、六米的長兵,還有軍陣的意思。
苻堅修涇水渠時,收得關中豪望富戶僮隸數萬,其中丁壯就有三萬餘,事後並未將這些人口放還,而是編為軍戶,沿著新修的涇水渠就近屯田。
決意趁桓豁病故的機會攻打襄陽後,又從這三萬餘屯卒裡精選勇銳,得了通熟水性、戰陣的選鋒三千餘,置於左右衛下,由武衛將軍苟萇統領。
苟萇之前,執掌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