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揭老底(第1/2 頁)
不過很快,曹子建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當即眼睛微微眯起。
他的瞳孔開始急劇收縮。
此時,曹子建的目力如同60倍的放大鏡。
這也使得曹子建清晰的看到了底足和罐身拼接處的黑色顆粒斑點。
“果然。”曹子建暗道。
他已經明白麵前這件將軍罐怎麼回事。
揭老底。
揭別人老底,那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給仿古瓷揭老底,這就能達到以假亂真,魚目混珠之效。
一般行家看瓷器,都非常關注底部。
因為它提供的資訊量巨大。
一個是底款的寫法,再就是露出胎釉的位置。
10件仿古瓷至少有8件是因為底不過關,所以才騙不到別人。
於是乎,就催生出一個揭老底的手藝。
第一種是冷接。
找一件尺寸大小一致的底,然後把仿古瓷磨好了以後,從磨好的地方直接粘去。
再用一些顏料做一些遮擋覆蓋。
優點是簡單且成功率很高,原始包漿也會得到保持。
缺點是仔細看或者用小刀刮,接的地方會有膠水掉出來,開水一燙底也就掉了。
第二種是當下古玩行最為主流的,就是復火熱接。
首先要準備一個好底,然後再根據尺寸去做幾件瓷器。
一般不會只做一件,因為瓷器在燒造之前的伸縮比例算不到那麼精準。
但多做幾個它總有一個合適的。
然後再打磨的剛剛好以後用釉水粘去,再復窯再燒。
這種做法肉眼幾乎很難分辨,需要藉助60倍放大鏡。
殺傷力80%,很多老藏家都打眼過。
缺點是有風險,成功率可能沒那麼高。
第三種就是鑲片,也叫鑲款。
不過由於景德鎮出土的官窯好老底的資源越來越少,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
一件雍乾官窯的立件完整的底可以賣到好幾萬,但是殘的就便宜點。
於是乎,就有人把有用的款打磨出來,然後再把新仿的瓷器底部開槽然後鑲嵌。
結合的邊緣再用松石綠做覆蓋。
如此一來,它的底款就是老的。
最後一種,也就是曹子建現在遇到的。
這種極為少見,幾乎就沒有人這麼去嘗試。
那就是民接官。
民窯細路瓷器接一個官窯的底,來冒充官窯賣。
瓷器是老的,底也是老的。
稍不留神,就會打眼。
“如今的造假技藝,真是層出不窮阿。”知道了情況的曹子建也不得不在心中感慨道。
隨即也沒在這個攤位逗留,起身離開了。
很快,曹子建來到了一個專門售賣玉器的攤位。
這個攤位的玉器以青海料為主。
青海料,又被稱為崑崙玉或青海玉。
由於其具有獨特的顏色、質地和紋理特點,成為了高仿和田玉籽料的主要原材料。
主要顏色有白、青、青白、青花等。
雖然青海料在顏色、質地和紋理與和田玉籽料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但兩者仍存在明顯的差異。
首先,和田玉籽料的質地更為細膩,油脂光澤更加柔和,而青海料的油脂感略顯生硬。
其次,和田玉籽料的顏色更為豐富,以淡雅的色調為主,而青海料則以白色為主,色調較為單一。
此外,和田玉籽料的紋理通常較為自然,呈現出一種流動感,而青海料的紋理則比較規則,呈現出一種呆板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