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我有不同的看法(第1/16 頁)
“師叔……”
本因方丈當即將段譽身體狀況,以及借閱六脈神劍經的要求一併說出。
“事有輕重緩急,大雪山大輪明王之約轉眼就要到了,自當以此事緊要,正淳,不是我不救譽子,而是事關我天龍寺之榮辱,若是寶經被奪,本寺一敗塗地,只怕會傷及國之根本,你可明白?”
枯榮禪師說話時,依然背對著人。
天龍寺為大理皇室之根本,每逢皇室有難,天龍寺必然傾力赴援,總能轉危為安。當年奸臣楊義貞謀反篡位,天龍寺亦立下赫赫大功。
聽枯榮禪師說的如此鄭重,段正淳心頭一震。
“剛聽方丈說起,有外人要打我天龍寺六脈神劍經的注意,那大雪山大輪明王莫不是吐蕃國的國師鳩摩智?”
“沒錯。”枯榮禪師道:“本因,你將書信給正淳看看。”
本因方丈當即從懷中取出一封金光燦爛的書信遞給段正淳。段正淳接過書信頓覺沉甸甸的,竟是以黃金打造極薄的封皮,上用白金鑲刻文字。
刻著“書呈崇聖寺住持”字樣。
李長河對鳩摩此人自是有一定的瞭解。
那鳩摩智雖是個反派,但做事很會擺譜,單單一個信封就搞得珠光寶氣,出手闊綽,不僅表達了對天龍寺的尊重,當然也為了炫耀。
裡面的信箋同樣也是用極薄的金箋,內容大致是說:當年與姑蘇慕容博相見相知,談論當世武功,慕容博最為推崇六脈神劍,並表達未能拜觀為憾,近日得知慕容博仙逝悲痛不已,為報知己,向天龍寺求六脈神劍劍經焚化墓前,以示哀掉。
語氣很誠懇,很客氣,感人肺腑,蕩氣迴腸。
信箋末尾還說什麼“貧僧如期來取,定以貴重禮物還報,不敢空手枉取也”,多客氣,多會替人考慮。
鳩摩智聲名在外,乃是得道高僧,有大智慧,精通佛法。
要不是犯了“武痴”,其實做人還行。但是一旦起了貪念,覬覦別派武功時,恐怕什麼手段都能做得出來。
段正淳看完之後,有心讓李長河也看看。
李長河擺了擺手,並沒有接過信箋,不用看,也知道寫著什麼。
本因方丈道:“六脈神劍經乃是本寺鎮寺之寶,大理段氏的至高法要,已多年不曾在武林上出現,只怕武林中人都以為已經失傳,卻不知那慕容博是從何而知的。”
枯榮禪師道:“再想這些毫無意義,還是考慮如何應付此事。”
本參氣憤憤說道:“這大輪明王也算是舉世聞名的高僧,怎能如此不通情理,膽敢向本寺強要劍經。他若是自己請求借閱,大不了咱們婉言謝絕就是,最氣人的,他竟要拿去燒化給死人,未免也太小覷了我天龍寺!”
其他僧人也都個個臉色頗為不滿。
太晦氣了!
“正淳,那鳩摩智來者不善,我等必須在他來之前練成六脈神劍,這劍經自是不能給你,再說,譽兒從未學過武功,毫無根基,即便讓他學習,只怕也很難成功,至於他的情況,也未必非學六脈神劍不可,待眼前之事解決,我等眾人可再作商議。”
枯榮禪師也算是說的很客氣,並沒有因此放棄段譽。
李長河忽然說道:“枯榮長老所言極是,不過,在下卻有不同的看法。”
“這位李教主,你於我大理有功,自當感激不盡,卻不知你有什麼說法,且說來聽聽。”枯榮禪師說道。
剛才在堂外說話,顯然都被枯榮禪師聽見,對李長河的來歷有所瞭解。
想必早知如此,才肯同意李長河進來。
“在下斗膽請問,不知道各位高僧練六脈神劍,成效如何?”李長河先不表達看法,而是反問道。
本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