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5 頁)
21世紀將是一個合作的時代,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真誠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學習合作。
帕金森定律(1)
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度假悟出來的定律
帕金森,英國曆史學博士,曾在哈佛大學擔任教授。1957年,他在馬來西亞一個海濱度假時,悟出了一個定律,後來在倫敦的《經濟學家》期刊上發表了自己的思考結果,一舉成名。
他把思考結果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官場病——帕金森定律》。這本只有幾十頁的書,卻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倫敦《金融時報》評價說:“一本可惡的書,不能讓它落入下屬的手裡。";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評價則是:“一本情趣橫溢和詼諧的書。”
歷史學界一向有史學、史才、史識之說,但作為歷史學家的帕金森先生,與自己的同行相比,更具有面對真實的勇氣和對歷史、社會的責任感。
富有幽默感而又孤高自傲的帕金森教授是典型的英國人,《帕金森定律》一書出名以後,他的演講更是座無虛席。
《帕金森定律》一書出版以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美國更是長踞暢銷書排行榜首。
直到今天,人員膨脹、效率低下的問題在現代公私機構仍然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帕金森教授對機構病症的獨到觀察與尖銳批評,仍然值得任何機構的高階人員進行參考與反省。
此外,帕金森還發現了另一個為人熟知的定律(通常稱為第二定律):“增加開支以配合收入”。第二定律成功地解釋了人何以貪婪無厭——越有錢的人越想得到更多的錢的問題同樣引起了思想界的關注,奠定了其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學家的理論基礎。
不稱職官員的出路
在《帕金森定律》一書中,帕金森教授對於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闡述:
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
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
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走第一條路會使自己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行不通,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選擇第三條路了。
於是,將會有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他的工作,減輕他的負擔。由於助手的平庸,使他不會有喪失權利的危機感,於是便可穩坐其位。
兩個助手的無能,使他們效仿上級,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
如此類推,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這部分闡述是《帕金森定律》一書中的精華,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內容,常常被人們轉載傳誦,用來解釋官場的形形色色。
官員繁衍的動因
為了弄明白當官的人需要補充的是下屬而不是對手,我們假設有個當官的A君,他覺得自己勞累過度,這種感覺(或許是幻覺)很可能是由於他的體力漸衰而引起的,這是中年人常見的正常現象!
不論工作繁重是真是假,反正他面臨著三種選擇:第一,提出辭職;第二,讓同事B君來分擔自己的工作;第三,要求增加C先生和D先生來當助手。
按照常規,A君恐怕毫無例外地要選擇第三種辦法了。因為如果辭職,他就失去了領取養老金的權利;請來級別和自己相當的B君,等到日後上一級的W君退休,豈不是在自己晉升的道路上樹立了對手?看來這些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