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5 頁)
命地複製一些老掉牙的統計習題。
於是,彼得博士決心向他們引介彼得原理,用來說明他們的困境。
他們聽了之後,敵意、嘲笑兼而有之。
促使彼得博士把天才的思想寫成書籍的是著名記者胡爾,他對彼得原理很感興趣。
但《彼得原理》一書的出版卻頗費周折,一共有14位不稱職編輯給彼得博士回了退稿信。於是,他決定採用迂迴法——在他的書中稱為“彼得迂迴法”。
他和胡爾先生先後在報紙雜誌上撰文介紹彼得原理,讀者的反響十分強烈,數月之內,彼得博士收到400多封讀者來信,邀請他演講和約稿的人也蜂擁而至。
終於有出版商找彼得博士商談出版事宜,因為他的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效應。
該書於1969年2月出版後,漸漸登上非小說類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名,並一直佔據榜首位置,持續時間長達20周。
至今,《彼得原理》已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熱銷。
更不可思議的是,該書成為許多大學的必讀課程,併成為許多研討會爭相討論的主題。
此外,該書還促成了幾個嚴肅的研究計劃,調查彼得原理的有效性如何,結果每項研究都證實彼得博士的觀察是準確無誤的。
彼得博士對“彼得原理”的詮釋,成為20世紀最具洞察力的社會、心理領域的創見。
輝煌下的無奈
知識經濟時代,人類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同時,人類也造就了一些可怕的不稱職。
人類大力推行官僚政治,即使是完成一件最簡單的工作,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人類的社會結構越複雜,人浮於事、混吃混喝者就越多,併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
從小到大,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教導: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具有自知的睿智。他們會說:“你懂得越多,前途越不可估量,總有一天你也會獲得高位。”
於是,我們用功讀書,直到大學畢業,踏入社會,進入一種行業,我們仍緊緊抱持著上述的信念。
然而,令我們失望的是,許多人都不能盡到工作上的職責,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專職何在。
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優柔寡斷的政客裝腔作勢,儼然是果決剛毅的政治家;自命訊息可靠的權威人士,到頭來將過錯歸咎於難以把握的情況;懶散而傲慢的公務員不計其數;軍事將領以豪壯的措辭掩飾行為的怯懦……
在這個複雜、虛矯的社會里,充滿了不道德的牧師、貪汙的法官、頭腦不清的律師、文筆不通的作家以及連拼寫都會出錯的英文老師,對此,我們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聳聳肩而已。 。。
帕金森定律(9)
在收集和分析了數百件工作上不勝任的案例後,彼得博士得出了“彼得原理”的公式:在層級組織裡,每位員工都將晉升到自己不能勝任的階層。
彼得原理是一把鑰匙,它能開啟所有的層級制度之謎,同時,它也是瞭解整個文明結構的關鍵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許多人可能獲得一兩次的晉升——從某個能勝任的階層晉升到仍可勝任的更高階層,但能勝任新職位將使他有資格再度晉升,於是,每個人最後都由能勝任的階層晉升到不能勝任的階層。
因此,彼得原理的推論結果是:假如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階層,那麼不勝任的員工終將佔據每個階層的職位。
既然如此,誰來推動層級組織的輪軸呢?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你很難找到一個所有員工都到達不勝任階層的組織。大部分的情況是,人們仍會完成某些任務,因此,層級組織仍有它繼續存在的理由。層級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到達不勝任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