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大結局(第4/5 頁)
於光復!
此等驚天偉功,除了浴血奮戰的將士,有大半是司徒晟的功勞!
坐擁收復失地的功績,封王拜相,何人敢質疑半句?
這樣一來,司徒府上門庭若市。懷著身孕的琳琅可不耐這些,便是藉口安胎謝客,落得清閒自在。
就在前些日子,她按著司徒晟的吩咐,讓人安排了陶贊去從軍了。
司徒晟說了,改不改回楊姓,是陶讚自己的事情。可配不配做楊家真正的子弟,就要看他自己爭不爭氣了。
陶贊聽了琳琅的轉達,沉默許久,點頭接受了兄長的善意。
不過謝絕了別的客人,有一位貴客,楚琳琅卻謝絕不得,只能換了衣衫,親自相迎。
“是本宮不懂眼色,眼巴巴地來討你的嫌,你不會怪我擾你清淨吧?”一身便服的皇后陶雅姝,一邊擺弄著她給琳琅帶來的小衣服,一邊促狹道。
() 琳琅笑著給皇后掰著西域的進貢核桃:“小的哪敢?敢嫌棄您,我是不要腦袋了?再說了,我都在府裡閒得冒油了,您來看我,我自是感激不盡啊!”
有些友情,便是一輩子的情緣。
楚琳琅和陶雅姝的閨蜜摯交便是如此。
誰人不知,皇后對楚氏愛重極了,就連陛下對司徒大人的愛重與之相比,猶有不及。
楚氏甚至不需要宮牌,隨時都可以入宮見皇后。皇后看她懷有身孕,甚至賜她免禮的尊貴。
人都道楚氏太會專營,憑著什麼也不是的出身,不但嫁給了當朝一品,還與皇后成為摯交。
民間的說書人都覺得楚氏的經歷太傳奇,是能出錢的好範本,紛紛編撰楚氏傳,在酒樓茶室裡眉飛色舞地演繹。
楚琳琅自己沒事的時候,都會戴著兜帽,去茶樓裡聽個三文錢的段子。
所以看皇后來,她便迫不及待地說了新聽的一段,這段書,說得正是她是如何與皇后在書院結交的。
也得佩服這些說書人的胡掰,居然演繹出了什麼皇后是女學子時,路遇滿地泥濘,這楚氏脫下自己的披風,還匍匐在地,讓陶皇后踩踏過去的故事。
正是因為如此,陶皇后才覺得楚氏懂眼色,愈加喜歡她。
楚琳琅當笑話講,可是陶皇后卻氣得一扔核桃皮:“真是一群短見識的小人,這是拿你當了鑽營的宮人太監?還躺在泥地上讓人踩?是編不出精彩的摺子了?”
楚琳琅看她居然動了氣,便笑道:“我都沒氣呢,你也快消消氣,剛出了月子,可不能動氣。”
就在兩個月前,陶雅姝生下了皇子,滾圓的大胖小子。
因為雅姝的產期太提前,所以新帝便延後了兩個月向群臣報喜,又讓太醫說是早產,總算是矇混了月份,免得雅姝遭人非議。
所以陶皇后此時應該還在“坐月子”,這次偷偷出來,也算微服出來透氣了。
雅姝聽了楚琳琅不在意的話,卻是不肯,抬手叫人拿了紙筆,刷刷寫了一段。
正是當初楚琳琅綠洲勇救同窗的一段。
只是這一段也不是寫實的筆法,竟然還有楚氏娘子搖著龜殼掐指一算,算出有人偷襲,然後她眼觀天象,羽扇綸巾,運籌帷幄,指揮侍衛,奇謀退敵,惹來皇后感激,從此敬服了楚娘子。
總之,陶皇后筆下的楚娘子,是個神明附體般的奇女子也!
楚琳琅看了,覺得這比她躺在地上給皇后墊腳還扯淡!
可陶雅姝卻很滿意:“你在我的心裡,就是女諸葛的存在!哪裡是扯淡,明明就是適當文墨渲染的演義!”
說完,她便吩咐太監,將這稿子散出去,讓茶樓的先生們都改改章程,以後誰再敢講楚娘子討好逢迎,趴在地上墊腳的段子,便要掌嘴二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