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第2/3 頁)
那日將父親、大伯父和四弟召去御前徵問調停,已是盡了心,之後且有一陣子不想聽見我這樁事,父親若再去求,恐怕會惹惱陛下。&rdo;
衛承劭聽兒子提起大房父子兩個,恨得咬牙切齒:&ldo;不知你那堂弟哪來這般惡毒的心,此番定要置你於死地!那日在御前我見陛下似有調停的心思,本是極力轉圜斡旋,爭奈那衛啟濯能說會演、咄咄相逼,我那兄長竟也只在一旁瞧著。你不知,我當時急得了不得,搬出老太爺來,請求陛下容情。爭奈陛下對你那堂弟信任有加,到得後頭已聽不進我言,我惶遽不已,幾乎一口氣沒上來暈在御前。&rdo;
衛啟渢默了默,溫言寬慰道:&ldo;不打緊的,父親莫急莫慌。&rdo;
皇帝在那日將他召到乾清宮東暖閣訊問時,實則已經對他惱得很了。此番肯將大房父子兩個並父親一道叫去調停,可見父親這幾日是如何為他奔走的,這已是父親所能坐到的極致了。但父親又豈會是衛啟濯的對手,無論心眼還是手腕,父親都不可能鬥過衛啟濯。
衛承劭淚如雨下:&ldo;怎能不急不慌,你此番一去,凶多吉少,還要遭人白眼,父親怎能眼看著你往火坑裡跳!&rdo;
衛啟渢將衛承劭拉入屋內,掩好門窗,壓低聲音道:&ldo;父親可照著兒子所說,去給太子送信了?&rdo;
衛承劭一頓點頭:&ldo;父親都照做了。可……可東宮向來明哲保身,如何會冒著觸怒陛下的風險去為你說情?&rdo;
&ldo;兒子那封信裡並未請求太子為兒子求情。&rdo;
衛承劭一怔:&ldo;那你寫的甚?&rdo;
&ldo;兒子只是請太子在兒子謫戍期滿之前,派人來雲南接兒子回京。&rdo;
&ldo;你……你這是何意?&rdo;
&ldo;兒子從前幫過太子不少忙,太子應當也能看出兒子可做他身邊得力近臣。況且,兒子還曾做過東宮講官,太子算是與兒子有些師生之誼。當年兒子假意暗中投靠朱潾,還幫太子逃過一死。這些情分興許不足以令太子在這個風口浪尖上為兒子說情,但讓太子在事後搭把手卻是足矣。太子頭先又說過可應兒子一件事,兒子之前一直未提,如今提出這個請求,絲毫不為過。&rdo;
衛承劭聞言,頓時精神一振,一把攥住兒子的手臂:&ldo;即是如此,你為何不早說?我兒對東宮有這般恩情,東宮又素性仁厚,怎就不能為我兒說情?&rdo;
衛啟渢沉默一下,道:&ldo;若是極力去求,東宮興許真會試上一試,但這般挾恩圖報,父親讓東宮作何想?他日東宮登基,縱兒子有命回京,父親以為東宮還會重用兒子?&rdo;
衛承劭渾身一僵,連道是自己急糊塗了。
&ldo;況且,即便東宮開口,兒子也毫不懷疑衛啟濯會出來攪局,他既打定主意,便絕難罷手,不若暫躲風頭,避其鋒芒。只要兒子熬過這段時日,他日回京,若東宮已嗣位,說不得還會對兒子另眼相待,認為兒子稟性堅韌,可堪大任。&rdo;
衛承劭老淚縱橫,直道那可是十年,誰知十年之後會如何。
衛啟渢的目光在虛空裡凝了一下,自言自語一般喃喃吶吶:&ldo;這怕是她的意思,既是如此,我便遂了她的願又如何。&rdo;
衛承劭且哭且敘話,忽然想起太子還回了一封信,急急翻來拿與兒子看:&ldo;東宮可願援手?&rdo;
衛啟渢低頭看信,少焉,斂眸道:&ldo;父親寬心。&rdo;
蕭槿聽聞衛啟渢謫戍雲南的訊息時,覺得衛啟濯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