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有條不紊的發展(第2/3 頁)
使得公司的現金流開始斷裂,沒有足夠多的資金去生產新的產品,更讓前菠蘿通訊裝置公司的董事長明白了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於是不得不選擇轉賣公司。
而徐聰在接手了公司後,直接給經銷商的產品報價縮減了非常多,只比山寨機貴一百多一點。
但是在產品的外觀包裝和質量方面的確是要比山寨機好上一些。
兩者之間相差不大的價格,但是在外觀包裝方面卻是天壤之別,這也讓經銷商們開始接手公司的庫存。
在經過了徐聰半年的經營,公司之中的手機庫存基本清空,而MP4產品的庫存已經不到四萬臺。
打造智慧機的計劃已經開始提上日程。
公司採購部的成員早就在今年的四月份便開始了對於元器件的採購。
其中最為主要的核心元器件來自於國內頂尖的上游供應鏈廠商。
在這些供應鏈廠商之中也包含了徐聰自己建立的供應鏈元器件公司。
而那些無關緊要的元器件則是從華強北或者是國內一些實力還算不錯,但是在市場上面並沒有太多口碑的公司之中採購。
這一次的元器件的採購,徐聰依舊是選擇先生產二十萬臺的庫存。
作為穿越者的徐聰,雖然清楚的明白果子手機開啟了智慧機時代,但是當時的果子手機的第一代產品的整體銷量並沒有達到太高的高度。
果子手機全新的產品體驗帶給了整個世界許許多多的驚喜,但是那個時代依舊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橫行霸道的時代,大多數的使用者對於科技產品並不是特別敏感。
同時一部分了解產品的使用者,也以觀望者的姿態並沒有直接出手。
這讓橫空出世的果子手機雖說飽受讚譽,但是在產品的銷量方面卻是一點都不樂觀。
據相關的統計機構所統計的資料是一百三十萬臺。
這一百三十萬臺的銷量還是賣了兩年的成績。
當然當時的果子公司主要的銷售地區只是北美地區,並沒有擴大到全球市場這也是其銷量只有這麼多的原因。
但是同比於當時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在北美地區每年千萬臺的銷量。果子手機第一代的產品銷量顯然是不夠看。
在徐聰看來新的產品會給整個市場帶來驚豔的感覺,但是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需要去試著慢慢接受。
功能機市場之中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生產產品,但是作為第一款智慧手機顯然是是根據產品去挑選消費者。
讓消費者去接受新產品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同時這款產品是面向於現在的華國市場。
華國市場的消費者是否願意花費更昂貴的價格去購買,一個在品牌影響力方面遠不如國際大廠的手機,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徐聰深知,前進半步是天才,前進一步是瘋子。
自己現在所釋出的產品,簡直是跨越了手機市場的一大步。
能夠去真正接受的消費者,特別是華國的消費者,恐怕是少之又少。
透過現在市場是的發展情況,公司品牌的整體影響力和口碑,國內消費者的消費力和消費觀。
徐聰不得不在考慮採購的時候,確定好採購的元器件的數量來保證到時候不會下,前一任董事長那樣為公司積累太多的庫存。
甚至剛開始定的採購量還不是二十萬的批次,而是十萬批次。
不過徐聰想要賭一賭,同時更大的採購量會是元器件的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下調,從而讓產品的成本減輕一些。
在硬體方面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而在軟體系統層次方面,徐聰在今年的年初便開始招募軟體程式設計的專業人員。
藉助著公司的口碑和四月份的畢業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