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內陸造船廠興起,運輸產業鏈(第1/2 頁)
蘇美王國。
境內有大小農村兩萬,十座大型城市,近百中小型城鎮,由於歐洲各國罪犯湧入,失業率首次達到5。
也即是40萬左右的人屬於無業遊民,這些人通常都會憑運氣淘金或者探險。
傳統馬車和人力運輸已不能滿足各州所需,蒸汽火車雖解決部分奢侈品運輸,昂貴的費用卻連貴族都無法正常享受。
蒸汽機、煤、鐵和鋼,工業革命四大要素,全部掌控在蘇美王國手中,曾經有英國富商想用承包的方式來開採煤礦。
對於那些微薄資金,顧玄表示連零頭都不夠,故而直接拒絕開發申請。
優質鋼經過長期技術革新,同比1796年增產兩倍,03年達到196萬噸,一噸鋼初步價格為150蘇元。
鐵路的大量需求極大地刺激了鋼鐵工業,鐵路需要鐵軌、庫存鐵、橋樑、隧道等。
壓延機、切削機、機錘、銑床、鑽床、旋床等也在顧玄指導下陸續發明,所需要的鋼鐵佔兩成。
另外還有鐵甲船研製和武器方面改革,鋼和鐵成為必備媒介,處於技術封鎖領域。
同時期,英國也完成殖民帝國化,所轄開普敦、錫蘭、印度南次大陸、澳洲以及印度洋沿海城市和島嶼。
去除愛爾蘭和丟失的北美殖民地,首次人口達到8500萬,成為繼清王朝後最具雄厚實力的大英帝國,對外號稱日不落帝國。
蘇美王國人口少,陸軍常備軍此時略佔下風,海軍規模卻世界之最。
大英帝國管轄人口多,殖民地猛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力,海軍規模上略輸於蘇美王國。
兩國在經濟領域形成對立,英國此時鋼鐵產量22萬噸,約佔蘇美王國九分之一,意識形態導致雙方從合作伙伴轉為經濟競備。
北美河流縱橫,有益於建立造船廠,利用貨船運輸,節約成本又能解決就業率問題。
顧玄認為,滿世界跑的國家不一定強大,但強大的國家一定要滿世界跑,連本土都沒開發利用,那還跑個吉爾!
……
路易斯安娜。
此地區僅有一座拉納城,各村莊幾乎相隔很遠,乘坐蒸汽火車除補給外,偶爾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在墾殖。
別的國家都是人擠人,在這裡,方圓千里,只要有能力做個大莊園主也行,只不過浪費土地每年都要交大量罰金。
新政策出臺,讓奴隸們看到了希望,滿十年成為自由民,還是參與造船每天10蘇分,只需要交足180蘇元就能自動轉為自由身。
公民如果選擇船匠,薪資將會高達30蘇分,每年也能有108蘇元收入,將會達到36英鎊高薪。
顧玄第二次調整軍隊薪資,陸、海軍達到英國七成,約法國17倍,讓最底層士兵也能擁有6426蘇元。
加上軍隊伙食和補貼,至少能讓士兵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2月20日。
芝加哥、西京、西雅圖等多家報社先後出版內陸航運圖,詳細說明造船廠可由私人或者當地政府承包。
噸位要求必須限制在300左右,滿足空載40,滿載130。
每艘新貨船獎勵200蘇元補貼,材料方面購買自荷蘭商人之手,雙方簽訂協議,每年不低於300萬蘇元需求量。
持續性貿易使蘇、荷兩國關係由緊張變為友好,荷蘭國王甚至多次邀請到阿姆斯特丹感受風土人情。
顧玄是什麼人,白虎哪有天然的來得純正,況且他也不缺女人!
新奧爾良港也從破敗中逐漸恢復,作為加勒比海海港城市,每天的吞吐量超過德州總和。
連帶著墨西哥灣也受到商業惠顧,最優勢明顯就是瑪雅王國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