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獻策(第1/2 頁)
對於李季的問話,蕭莫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是按照周常說的,如果白蓮教真的是要來廬州或者慎縣趁著旱災和將要來到的饑荒暗中吸納教眾的話,那麼蕭莫認為,直接將慎縣的命根子豐平倉給燒了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
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昨晚上失火的災民的帳篷,這是白蓮教的計謀,聲東擊西,想要調動慎縣原本就為數不多的防禦力量!
這就是蕭莫的見解,周常和李季聽了之後,對視了一眼,分明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憤怒和慶幸,憤怒的是對於白蓮教不顧百姓生死的舉動,慶幸的是幸好豐平倉到現在還安然無恙,不然的話,豐平倉被燒,只怕慎縣立刻就會陷入動亂和恐慌之中了。
李季這個時候才後怕了起來,向周常說道:“伯遠,這一次你帶了多少兵馬來?”
周常瞪了李季一眼,對於自己這個恩師的兒子,周常瞭解得很,知道李季是急了,就想要借兵,但是李季也不想,這兵好借不好養啊,你慎縣連百姓都快吃不上飯了,拿什麼來養軍隊?於是周常說道:“不瞞知政,這一次調任廬州,只帶了些親信侍從,而廬州所屬廂軍,都有要害要守,沒有上諭,也不敢調動,如今只有將慎縣所屬的公差捕快調來防備了!”
周常的意思就是讓李季自己想辦法了,李季聽了臉色有些難看,說道:“慎縣只有捕快兼衙役一十二人,這還是包括捕頭在內,另外城監司還有兵士數十人,要防備豐平倉與災民兩處,人手如何能夠?”
確實不夠,單單一個豐平倉,只怕就要上百人,才能確保得了安全,聽到李季的話,周常笑了笑,指著蕭莫說道:“你這裡不是還有一個軍師麼?本官沒記錯的話,出發之前知政可是交待了師爺,要讓你這軍師給你想個安置災民的辦法,如果災民的問題解決了,那麼人手我看也就差不多了!”
看來周常是鐵了心不給慎縣調兵了,不過以現在慎縣的能力,能不調動軍隊,當然是最好了,於是李季便將目光看向了蕭莫,那意思,都不用說,肯定是詢問蕭莫想到了安置災民的辦法沒有。
辦法當然有,蕭莫將早已經準備好的計劃書呈了上去,李季接過去了,翻開之後發現計劃書寫的是關於三鎮鐵礦的開採和風車製作的,卻沒有見到如何處理災民,正要詢問蕭莫,蕭莫笑著指了指計劃書的下面,李季這才翻到了最後一頁,然後看了起來。
許久之後,李季才一拍大腿,對蕭莫說:“不愧是子衡,居然能想到這樣一石二鳥的辦法!”
聽了李季的話,周常也有些好奇,便問了起來,李季這才將蕭莫計劃書內的計劃說了出來。
當然,前面那些關於鐵礦開採和建造水風車的李季沒有說,只是想周常說出了蕭莫處理災民的方法,蕭莫的方法就是,將災民全部送到長樂鎮和橋安鎮還有桐山鎮去,按照各鎮的情況分配人手,然後由官府給這些災民安排生計,願意種田的種田,願意開荒的開荒,願意採礦的採礦……反正保證災民都能找到養家餬口的辦法,當然,這些災民裡面也有些老弱婦孺,蕭莫也一一計劃好了,除了孩童之外,那些老人行動方便的,也可以幫忙養蠶或者是在鎮上一些寡婦的家裡幫忙,反正現在慎縣旱情最嚴重的三鎮最缺的就是人手,這些災民去了,當然不愁活幹!
但是,難題有兩點,一是糧食,慎縣缺糧,這些災民去了三鎮之後,肯定暫時還是需要縣裡來供養的,所以這是個難題!二是住所,初期可以住在帳篷裡面,但是久了之後,肯定會有災民不滿,所以這個問題也要解決。
衣食住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佔了兩件,一件要糧,一件要錢,但是錢糧恰恰是現在的慎縣最缺的。
當蕭莫將這兩個難題說出來之後,李季的情緒剛剛興奮起來便又一下子掉入了低谷,嘆息著向蕭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