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毛遂(第2/2 頁)
厚了起來。
在“知兵”的宦官李輔國的建議下,李亨決定離開朔方,去扶風建立行在。
帝王出行長期停留的地方被稱之為“行在”,“行在”等於是朝廷的陪都,也是臨時朝廷所在。
離開偏遠且距離邊疆更近的朔方,去往更加靠近戰場但是交通更發達的扶風,這也是李亨朝廷上下的一致建議。
而李亨也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朔方這個郭子儀的老巢,所以李亨都沒等到正旦,匆匆下旨準備將行在遷往扶風府。
在大宦官李輔國的秘密進奏中,李輔國直接說道:
“聖人,扶風府位於關中西部,距離西京不遠,便於陛下親自指揮進攻兩京的戰鬥。”
“將行在設在扶風,陛下再下金碟召郭子儀等將領南下,們就再也沒有理由推脫。”
“扶風府是水陸交通要衝,朝廷籌措的軍資也不需要再轉運偏遠的朔方。”
平心而論,李輔國雖然被朝廷的正直大臣斥之為奸佞,但是他確實是知兵的。
他提出將行在設在扶風,在戰略上也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要堅持南下策略,將皇帝行在遷往更靠近前線的扶風,可以免除軍資轉運的長途勞頓,也能夠更鼓舞前線軍士計程車氣。
大唐的財稅,主要來自於江淮和蜀中,而關中地區的扶風府,顯然比朔方更靠近大唐的財賦重地。
不過李亨更看重的是扶風靠近西京,可以集中力量更快奪回西京,迎回上皇。
所以李亨派遣自己的親信太監魚朝恩去扶風府建立行在,準備返回關中,親自督戰西京的戰事。
就在李亨準備離開朔方的是時候,一個身穿綠色官袍的中年官員,請求面前皇帝。
如今的李亨行在官員膨脹了數倍,那些逃離兩京的文臣,各地勤王節度使的使臣,都紛紛來到了靈武。
李亨再也不是剛剛出奔到靈武的窘迫樣子了,本來這個綠袍小官他是不想要見的。
但是聽說這個綠袍小官剛剛在蜀中面見了上皇李隆基,李亨就匆匆讓黃門傳召這個小官入行宮。
身穿綠色官袍的官員大概四十多歲,他跟在小黃門身後神色從容,胸有成竹的踏入了皇帝的行宮中。
“宣監察御史裡行,第五琦面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