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小九出世(第1/2 頁)
貞觀四年九月,大唐科考放榜。 本次科考共錄取甲榜進士三十人,乙榜進士一百五十人。 但大家寄予厚望的渭南書院卻是表現不佳,僅有十一人進入甲榜,有三十八人進入乙榜。 國子監師生們頓時大為高興,看來論教育,還是要看我國子監啊。 只是次日,國子監裡便有人說道:“渭南書院學子成績只要達到A級,基本上升入四年級了,聽說要學習更加高深的學識,他們來參加考試的只有八十人。” “什麼?只有八十人參加考試。”其他學子頓時覺得宛如被天雷劈中。 八十人參加考試,考進去了四十九人,超過一半的錄取率啊,而且大多數是差生來考試。 工部卻說朝廷不識貨,想要把其他落榜的召進工部,但李泰已經提前說了,落榜的,願意進入自己的各項產業中的都可以進來。 李二聽後大為不高興,這學子們在書院學了三年了,好不容易可以科考了,沒想到書院自己先截胡了,讓一些歪瓜裂棗來充數,要不是李泰在野外找礦,早就讓止戈抓李泰過來質問了。 時間進入十一月,渭南的雪下得很大,紛紛揚揚的。 李泰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剛從野外回到了越王府,正在用電報機給李二發電報。 立政殿中,“滴滴滴”的聲音響起。 止戈連忙來到電報機前,接收訊號後編譯了出來。 “父皇安康。孩兒已在鄜州(今陝西富縣)發現大型鋁礦,鋁礦開採難度較大,需要工部組織大量人手進行開採、加工,如此,渭水電站完工後,即可向長安輸送電力。 李泰。十一月六日。” 李二看了撇撇嘴,哦,發現鋁礦了,要工部出人開採,豈不是又要增加朝廷開支,沒看到大唐現在和吐蕃幹上了嗎? 九月底時,吐蕃開始從烏海、松州兩地同時向大唐發動進攻,欲圖奪回和州。 突利、回鶻等各大勢力早已回了大草原,即使沒回,大唐和吐蕃的戰爭,他們也不會參與,所以現在兩地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錢糧便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李二想了想,說道:“止戈,擬旨,越王李泰發現貞觀稻,開創拼音識字法,居功甚偉,賜予鄜州大型鋁礦一座。” “把聖旨發給三省,再按旨意,給他發電報,把鄜州鋁礦賞給他了,讓他自己開採便是。反正他有的是錢。” 李二不知道他這是隨手把一隻生金蛋的母雞給了出去,在以後無數年中還在後悔。 止戈點點頭,大為贊同,現在皇宮裡就他一個人會收發電報,現在前線有戰事,就怕漏了緊急軍情,平時讓小內侍看著,有聲音就要喊他。 想想自己這段時間培訓那些小內侍識字,小內侍剛認識三個字,開始學後面三個字時,前面的三個字又忘了,差點把自己氣得七竅生煙,想想李泰說給賞錢就學得會,可是自己窮啊,有些積蓄還是要留著養老的,可不能當賞錢啊,唉。 所以陛下讓越王開採鋁礦是對的,越王有的是錢,根本不缺錢。 “滴滴滴” 半晌後,越王府中響起電報聲。 李泰編譯出來一看,頓時哭笑不得,把鋁礦賞給自己了?李二這是不想出工出力? 唉,不知道這鋁礦開採出來以後就賺錢嗎?以後全大唐要用電的地方,都要用到鋁啊。 想著李二窮,連培訓內侍識字的賞錢都沒有,所以給了他一個財源,可他愣是不要。 唉,沒辦法,自己數錢數抽筋了,可還是有源源不斷的錢飛向自己。 既然礦賞給自己了,自己開採就是,去了趟長安,和閻立本談談。 聽說越王又要下單,閻立本可是熱切的很啊,上半年的艦船製造可是讓工部肥了一圈啊。 聽說是老本行,開礦,閻立本立即答應下來,把工部多餘的人手全調了出去,用工銀錢沒談,他知道最後是他說多少,李泰就會給多少。 李泰同時讓主管開礦的慎獨等人與鄜州官府協調,直接在當地徵召五百名百姓挖礦,一天三餐,除了早餐,頓頓有肉,工錢一天五十文,要求官府不得有任何剋扣。 鄜州官府連忙點頭,越王啊,可是殺刺史如殺雞,殺完了還啥事沒有的主,他的錢,誰敢剋扣? 終於忙完了,李泰覺得要好好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