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4/4 頁)
哭失聲。從李家陪嫁來的宮人哭著上前勸道:“娘娘何必如此?夫人若泉下有知,也會為娘娘心痛的!”
皇后流著淚搖搖頭:“我顧不得了……我的母親……我可憐的母親!她才不滿四十歲,若不是李家人相逼,又怎會死……”
皇帝回到乾清宮中,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兒,決定還是召個人來問一問。他心裡也有幾分慚愧,覺得燕王對他這麼好,他不該懷疑的。可是皇后如此信誓旦旦,連性命都能拿來打賭,想必也有她的道理。他既不願相信燕王是奸臣,也不願意與皇后反目。最好的辦法就是拿事實說話!
找什麼人來問呢?那些老臣是不行的,他還沒忘記他們曾經有多熱衷於說燕王的壞話,可後來的事實卻證明那都是無中生有的;宗室他也不敢去問。他還沒忘記前些天那幾位上竄下跳意圖取他而代之的堂兄弟呢,哪怕是藩王們,也不可靠,他生父就曾有遺願要削藩的,他對他們不過是面上恭敬,卻從來沒忘了要提防他們;本來章家是最得他信任的,可章家父子都不在京中。他也沒處問去;最後,他選中了李家,正是新任的武陵伯,也是皇后的伯父。雖然皇后曾經指證他不忠,但皇帝不相信。當初在北平暫居時。武陵伯曾多次來探望過他,言談風趣而慈愛,是個親切的長輩。
於是仍在守孝的新任武陵伯就進宮了。面對皇帝吞吞吐吐的問題,他的表現就如同被雷劈了一般:“皇上這話是從何說起?!都是皇后娘娘說的麼?”接著就當場大哭:“娘娘糊塗了!她這是怨微臣呢!微臣的二弟妹,也就是娘娘的母親,病了幾個月,昨兒終於不治了,必定是娘娘得知了訊息,誤以為微臣一家沒能照顧好弟妹。一時生氣,才會說這等話的!可是微臣冤枉!二弟妹臥病多時了,便是真有個什麼好歹,也沒什麼出奇啊!微臣夫妻一直細心照顧她起居,怎麼如今反而成了錯處呢!”
皇帝聽得吃驚不已:“岳母去世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怎麼沒報到宮裡來?!”
“今日早上已經報了,興許皇上還沒看見訃報。”武陵伯抬頭含淚看向皇帝。“微臣不敢隱瞞,二弟妹她……她原本病得不算重,只是前些日子她孃家兄弟一家來瞧她,不知說了些什麼話,人才走,她就吐了血,之後就一直昏迷不醒,拖到昨日終於撐不下去了……”
皇帝心中已明瞭,必然是自己那不能人道的訊息傳到了李二太太耳朵裡,加上她孃家人來抱怨,才會將她氣死的,皇后將氣撒在親人頭上,實在是誤會了。他嘆了口氣,就沉默下來。
武陵伯哭了一陣,見皇帝不說話,就開始為自家辯解:“若說當日將侄女選為皇后,其實是燕王妃做的主。不瞞皇上,燕王妃與李家都有些私心,不過當時京中承平不久,有資格出皇后的世家也不多,當中年紀合適、品行又出挑的女孩兒其實沒幾個,又要防範當中有建文舊臣之家出來的,會心懷不軌……皇后娘娘會中選,也是因燕王妃召見親戚族中差不多年紀的女孩兒時,她的表現格外優異的緣故。原本還顧慮到她沒了父親,福氣不足,但最後還是因為她孝名在外,品行比別的女孩兒出挑,才最終定為正宮皇后人選。燕王殿下當初還說過,皇上流落在外多年,在京中沒有根基,若挑個孃家勢力太強的,就怕皇上受委屈。微臣的侄女畢竟有些孝名,只要她母親能在李家生活無憂,她為了孝道,也不會在宮中做出不合宜的事,讓皇上受累……”
皇帝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您不要再說了……朕已無地自容……”他心中已經明白了,燕王沒有什麼陰謀,皇后只是因為誤會李家害死了母親,才會出言報復的。無論她是出於什麼想法這樣做,自己受了叔叔大恩,卻因為婦人幾句挑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