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規劃房子(第2/2 頁)
錢和票?”
“這個錢先從公中剩下的錢出,因為娶媳婦是父母的責任。修整家裡也一樣。這房子是我們大家一起住的。不能厚此薄彼。我住新屋,你們住舊屋。”
“秀兒,你先去你屋裡拿一下你剩下的票據。”
江淮南很積極,住好房子,肯定心動。“我去,我現在去,我知道在哪?姑姑的錢票一直都是放在一個地方。就在餅乾盒子裡。我連盒子一起帶過來。”
書中1970年早已進入了計劃經濟時期,在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的年代,國家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行了糧票、布票等專用憑證,這些憑證通稱為“票證”。
此時的票證歷史可謂是一部凝重渾厚的民族創業史,是一部與貧窮、飢餓的抗爭史,是囊括農業、商業、工業、服務業的發展史,是計劃經濟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和證明。
票證,見證一代人的記憶。
從1955年第一張糧票發行開始,老百姓進入了漫長的 “票證時代”,而這些票證也深深烙進了一代人的記憶之中。
票證包括糧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甚至還有糞票、尿票等,小小一張票證,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這些名目繁多的票證,覆蓋了全國2500多個市縣,堪稱“世界之最”。
各地的商品票證,通常分為“吃、穿、用”三大類。
吃的除了各種糧油票外,還有豬、牛、羊肉票、雞鴨魚肉票、雞鴨蛋票,各種糖類票,各種豆製品票及各種蔬菜票等等。
穿的除了各種布票外,有化纖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
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紙、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種煤票、商品購買證、電器票、腳踏車票、手錶票,還有臨時票、機動票等,五花八門,涉及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
總之,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供應的。什麼樣的商品就用相應的票證去購買,對號入座,缺一不可。為了照顧老幹部、高階知識分子、科研人員和其他一些有特殊貢獻的人,也分別發放了一些特供票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