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過時的戰術(第1/2 頁)
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
帝光修整一天後,再次出征東京體育館。
今天他們的對手是同地區的球隊,已經有高達5年時間被帝光壓在地區第二名,實力算得強勁。
帝光的教練對此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們太瞭解對方的陣容構成,和戰術打法了。
對方的主教練是一個有60歲高齡的頑固老頭。
他跟NBA的爵士隊功勳教練傑裡·斯隆有些相似。
從事教練員這個職業後,就始終在打同一種戰術,三十年來沒有改變過。
當然,老人家玩的不是傑裡·斯隆的擋拆進攻,而是雙塔戰術。
內線沒有兩個中鋒,他就不會玩。
所以帝光今天的對手,一直都有中鋒天堂的美譽。
只要你模型出眾,就算技術差點,也有很大的機會場。
又或者模型差點,但只要你是個內線,缺人的時候還是可以登場。
韋恩很早就收集到對手的資料。
今天的這個對手,內線高,外線矮。
主打一個禁區固若金湯,外線靈活如猴。
得分有64%集中在禁區,是一支相當擅長在內線得分的球隊。
他們的打法有些類似於火箭隊奧拉朱旺和滑翔機德雷克斯勒時期的in-out打法。
就是打出去打進來,再打出去又打進來,主打一個內外連線。
因為外線都是靈活的小個子,所以不至於被對手快節奏進攻打崩。
以往帝光跟這支球隊交手,那都是跟著擺高度,跟對方在內線進行大量肉搏,再依靠外線虹村修造的這個優勢點一點一點積累優勢直到比賽勝利。
帝光教練組今年打算如法炮製,韋恩卻提出了另一個方案。
針對對方外線矮小的缺點,直接從外線進行爆破。
以往帝光是沒有這樣的條件,今年卻是多了他跟綠間兩個神射手。
白金耕造思考片刻,認為值得嘗試一下。
這年代的日本籃球,不至於說像以往那樣迷信內線,畢竟NBA的大中鋒時代已經遠去。
不過還是有許多顧念固定的保守教練,在比賽中大擺烏龜陣。
雙方都是知根知底的球隊,所以比賽開始後,直接就進入刺刀見紅般的對決。
因為第一場接近四雙的資料,今天格外的重視對韋恩的防守。
對方顯然也知道持球大核心的弱點,一開始就打算放韋恩進來再進行圍剿。
面對兩個身高超過1米9的大內線,韋恩開場確實不怎麼好得分。
然而!
就在對方以為這樣打下去有希望的時候,韋恩開始中投王模式。
對方的小前鋒身高比他還要矮,靈活跟速度是有了,對抗方面卻差了些。
韋恩那60多公斤得到體重,在這個高度裡不說出類拔萃,也算是頂級行列。
只見到他一個加速殺到罰球線,過掉第一個防守人後,接著靠開協防過來的第二名防守球員,他直接原地幹拔。
他稱不是長臂猿,臂展跟身高差沒達到驚豔人的20公分,但也達到12CM,跟喬幫主是一個級別的。
算得是黃金比例,因為喬丹那副身體,就是得分後衛最強的身體。
無論是身高,還是體型,都是完美的2號位。
他小腿細,肩膀粗,有對抗之餘爆發力還強,完全是為了得分而打造出來的軀體。
但韋恩不是後衛球員,他是鋒線球員,身體最好足夠強壯,這是為什麼他力量能跟速度差不多的原理。
80點的力量屬性,放在國中生中,完全是內線球員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