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塵世孤珍(第1/2 頁)
話音剛落,周老踏上展臺,身著避塵手套,隨手拿起古墨,僅僅是略微審視,其重量與質地紋理便讓他面色微變。
周老立刻變得嚴肅起來,鑑別的動作小心謹慎至極,甚至從懷中取出大小各異、樣式繁多的靈眼鏡,在臺上一字排開,一一詳察。
須臾間,數分鐘過去,周老異乎尋常的表現引來眾人的注意。
“周前輩……”
張老略感好奇,出言呼喚,然而周老似乎已全情投入,對外界的聲音充耳不聞。
此時此刻,即便是最為木訥之人也能察覺到端倪,周老所鑑定的這塊古墨必然非比尋常。
“莫非這是明代丹青大師李廷珪遺留下來的古墨?”人群中有人推測起來。
畢竟,清代的古墨固然難得一見,但並非絕跡,只要有心搜尋,總會覓得一二。而明代的墨寶則因歲月悠久,愈發稀罕,有時縱使尋遍天涯海角,也未必能找到。
聽見旁人議論,俞飛白靠近林之耳邊,低聲道:“讓他們輕視古墨,低估其價值。倘若讓他們知曉,那塊墨石竟是李廷珪大師的真跡,只怕是要瞠目結舌了。”
林之微微一笑,目光緊緊跟隨著周老的鑑定。這塊墨石是否出自李廷珪大師之手,一切都要看這位前輩的定奪了。
又過了片刻,周老仍在臺上專心致志地鑑定驗證。此刻,不但下方的眾修士驚愕不已,就連張老與錢老二人亦按捺不住,私下商議一番後,相繼走上展臺。
林之目睹此景,低聲詢問身邊的高德全:“德叔,這墨的事,你沒告訴錢老?”
高德全淡笑著答道:“在交流會期間,錢老身為評判者,有關參展物品的情報不可洩露給他。”
“如此安排甚好,若事先告知,便失了這份驚喜。”俞飛白狡黠地笑著說道。
此時,張真人踏足演法臺上,直接詢問道:“周師兄,究竟何物,竟令你沉浸如此之久?”
“啊……”
周真人這才從沉思中回神,凝神一笑,緩緩言道:“此枚古墨淵源非凡,諸位不妨一同觀瞻。”
“何種墨寶,竟至於此……”
目光掃過手中的墨碇,錢真人頓時一滯,旋即迅速接過墨碇,細細審視其質地,時而輕釦墨體,洞察其紋理,揣摩其上鐫刻的符篆文字。
片刻過後,張真人依依不捨地將墨碇遞予錢真人作進一步鑑定。
“周師兄,你的見解如何?”張真人問道。
周真人淡笑,反問:“你又有何感想呢?”
“愚弟嘛……”張真人猶豫了一下,長嘆了一口氣,搖頭道:“不敢輕易斷言。”
“沒想到剛毅決斷的張師弟,對此也有舉棋不定之時。”周真人調侃道。
“有何稀奇。”張真人並未介意,直言不諱地說:“鑑識古墨,本非吾之所長。不明之處自當承認,何須故作通曉。”
“果真是東嶺張先生,一貫坦蕩磊落,不矯揉造作。”周真人讚許道。
“那是自然。”張真人坦率地點點頭,接著又問道:“錢師兄,你覺得呢?”
此刻,錢真人已然放下古墨,輕輕一嘆:“已有九成九的把握,尚有一絲疑慮未解,不敢貿然下定論。”
“那可比我高出不少。”張真人坦誠說道:“我僅能有九成把握,比你還差了整整九分。”
談話間,兩人齊齊望向周真人。在這群人中,唯有周真人或許才能毫無保留地下定那個確切的結論。
周真人默然,再度仔細打量那枚墨碇,良久後,方才輕聲道:“黃金易尋,李氏靈墨難覓。誰能料到,除去臺北仙宮博物館珍藏的翰林清風月外,世間竟另存一塊真跡。”
“李氏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