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破蟾得寶:神秘珠子的秘密(第1/2 頁)
\"能夠取出麼?\" 林之眉頭微蹙,指尖輕輕觸動,只感到那顆珠子紋絲不動,宛如與金蟾口中融為一體,堅不可摧。顯然,欲要取出此珠,唯有摧毀這尊三足金蟾。
面對這一局面,林之不禁陷入了沉思。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這隻三足金蟾是以陶土塑造,且僅燒製至半乾狀態,原來是在陶土尚柔軟之際,暗中封存珍寶。隨後,工匠再精心雕琢,呈現出金蟾吐珠的姿態,這樣一來,只要金蟾完好無損,其中珍寶便會悄然隱匿,無人察覺。
然而,如今若要打破金蟾取出寶物,過後該如何解釋便成了一大難題。
“罷了,到時候就說不慎失手摔碎便是。”權衡之下,抵擋不住誘惑的林之環顧四周,發現整個房間內並無錘子或木槌一類的工具。若金蟾從空中落下,他既要擔憂金蟾破碎,又怕金蟾口中的寶珠也因此破裂。
深思熟慮之後,林之只能選擇了最為原始的方法,取過一把削果皮的小刀,在那三足金蟾身上小心翼翼地戳刺剝剔。進展出乎意料地順利,歷經數百年的時光,金蟾的質地已變得極為疏鬆,近乎於泥化。
林之甚至揣測,若是手中的小刀足夠銳利,只需一次揮斬,便可將金蟾從中割裂開來。而此時,他正耐心地慢慢剔挑,金蟾的泥土碎片紛紛簌簌落下。
不久,林之輕鬆切開了三足金蟾的頭部,併成功地將其口中所含的珠子掏出。
“他人殺雞取卵,我卻是破蟾取寶啊。”林之淡笑自嘲,先是將一片狼藉的地面整理乾淨,隨後滿懷好奇地開始仔細研究手中的這枚圓珠。
那枚在金蟾口中取出的圓珠,約有雞蛋般大小,形態偏橢圓,但卻並非規整的圓形。初見之時,其上還沾染著塵埃,入手頗有分量。
林之略加掂量,便拿起幾張紙幣輕輕擦拭圓珠表面的塵垢。不多時,圓珠外層的泥石灰屑盡數清除,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握持著圓珠,林之凝神細看,卻發現略微失落。這物件以凡人之目觀之,平淡無奇,呈灰褐色,毫無光澤。入手觸控,質感粗糙,甚至比不上尋常的鵝卵石。
然而,當林之啟用自身修煉的靈識之力審視此珠,眼前的景象頓時逆轉,那圓珠竟猶如紫霞翻湧,光芒四射,使人無法直視。
如此巨大的反差令林之驚異不已,同時更加激起了他對這圓珠內部奧秘的探索慾望。
只是不論林之如何深入探究,反覆觀察,都始終認為這枚圓珠平凡無奇。唯一的奇異之處,就在於直至此刻,林之仍未探明它究竟是何種材質所鑄就……
金屬質地顯然不可能,林之將其握於手中,絲毫未感受到金屬應有的堅硬度與寒涼感。若言其為石頭,則又顯得過於輕盈,並不具備石頭那份沉甸甸的質感。
又非木質,林之已然權衡過其重量,此物手感沉重,遠超尋常木料。
它既不是金石木三者之一,亦非珍珠寶玉般剔透溫潤,閃爍熠熠生輝。如此看來,儘管半天的研究,林之只能確信此圓珠乃一件非凡之寶,至於究竟妙用何在,卻是猶如置身迷霧,渾然不解。
然而林之並未立刻求助於高德全,正如俞飛白所言,一旦養成對他人的依賴,自身又如何能有所精進。故此決定先自行鑽研數日,實在無果,再請教他人也不遲。
有了這個念頭後,林之便閉門不出,足不出戶地潛心研習那枚疑似寶珠的奇異物件。
對此變化,高德全與俞飛白自是感到好奇,林之隨口找個理由,又裝作認真研讀幾本古籍珍玩之書,倒也沒引來二人的猜疑。他們僅以為林之正在為了即將到來的仙寶交流會,全力以赴地準備著。
時光如同流水般流淌,悄然間便來到了交流會的日子。作為參會者的高德全早早攜帶著法寶奔赴現場,與其他同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