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4 頁)
賈詡淡定地回答:&ldo;多謝大人不殺之恩。&rdo;
&ldo;你別得意!&rdo;李儒忽然臉色一變,他猙獰地咆哮道:&ldo;你以為他們把你當自己人?我看你能快活到幾時!黃泉路上,我等著你一起走!&rdo;
李儒被士兵們推走了,賈詡退到一邊,看著那些人遠去的背影,他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
十歲的小皇帝穿著複雜沉重的皇袍面無表情地坐在皇位上,他身邊站著王越和皇甫嵩兩人。看見迎面而來一身殺伐血腥手拎方天畫戟的呂布,小皇帝藏在長袖下的手不自覺地微微緊握,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呂布在皇帝身前數十步遠的地方站定,他眯眼打量著皇帝,既不行禮也不說話,王越和皇甫嵩皺起眉頭,皇甫嵩剛想開口訓斥,就見呂布把方天畫戟往旁邊一扔,大咧咧對著皇帝行了一禮。
&ldo;呂奉先誅殺董賊,護駕有功,特封為奮武將軍,執掌京城兵馬,以示褒獎……&rdo;
王越用他冰冷的聲音語調平平地宣讀了皇帝的聖旨,讀完後呂布沒什麼誠意地謝了恩。接下來王越送皇帝回宮,皇甫嵩便請呂布和楊彪一同商量誅滅董卓餘黨的事情,楊彪想了想,吩咐手下去把賈詡找來。
皇甫嵩的意思是讓沈嫻和馬騰出兵把散關的李傕幹掉,然後他帶少量兵馬去函谷關與曹操裡應外合消滅牛輔等人,剩下最難對付的郭汜就交給呂布。對此呂布沒什麼意見,於是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三人商量完了也不見賈詡過來,楊彪的手下回報,說是賈詡覺得自己今天不太舒服,後來告病回家了,手下沒找到他的人。這話一聽就是個推辭,很顯然是賈詡的慣用手段,但楊彪也沒生氣,他只是說道:&ldo;那就把給劉商羽傳旨的任務交給文和吧。&rdo;
&ldo;這是何意?&rdo;皇甫嵩有些不解:&ldo;賈文和這人……&rdo;
&ldo;我知道。&rdo;楊彪輕輕笑了起來:&ldo;所以我讓他去給劉商羽傳旨‐‐賣他個人情啊。&rdo;
長安城中的動盪沈嫻暫且不得知,她今天心情不錯,因為收到了孫策寄來的飛鴿傳書。信中說函谷關久攻不下,袁術很不滿意,再加上貓在冀州的袁紹聯合了新上任的荊州牧劉表給袁術添堵,還派手下週昂去攻打孫堅豫州刺史的治所陽城,所以感覺丟了面子的袁術一怒之下就把孫堅從函谷關調走去打劉表了。
在距離長安城一步之遙的地方被撤走,對此孫堅自然很不滿意,但也沒辦法,畢竟他的糧糙和軍需全要仰仗袁術的供給,沒了糧糙難道要幾萬大軍去喝西北風嗎?
於是孫堅只得含恨退兵,留下曹操帶著手下兄弟們繼續死磕。
孫策十分愧疚地對沈嫻說他不能完成&ldo;長安見&rdo;的約定了,為表歉意,他承諾等將來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勢力的時候,如果沈嫻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天涯海角,萬死不辭。
握著孫策的信,沈嫻既感動又唏噓。感動的是孫策這個兄長當真人好夠意思,唏噓的是,根據來信的時間推測,孫策他們應該是在呂布反叛的當天撤兵離開函谷關的,如果他們能再多留兩天,局勢可能又會變得不一樣。
&ldo;文臺將軍撤兵走了,函谷關現在情況如何?&rdo;沈嫻一邊給幫孫策送信的信鴿順毛,一邊問甘寧:&ldo;大哥在信裡只說了他們的情況,並沒有提到曹孟德那邊。&rdo;
&ldo;還在僵持,但估計也耗不了多久了。&rdo;甘寧聳聳肩膀:&ldo;如果呂奉先沒有忽然造反的話。&rdo;
&ldo;把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