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最後的城(第1/3 頁)
處於戰略考量,亦或者說,人們過於樂觀的認為,周瑞掃平世界重歸和平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所以戰爭其實就要來了。
但目前還是一片歌舞昇平。
不管怎麼說,這一年多來的改革和生產力解放,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只需要想想,一夜之間沒有了住房、養老、教育、醫療四座大山。
工資幾乎翻倍的上漲,物價打折般下降。
國家上百萬億的超級基建專案砸下去,全社會都活躍了起來,幾乎遍地都是黃金,遍地都是機遇,這樣的生活有多麼美好?
是的。
現在世界上就是這樣的生活,至少帝國那邊是這樣的,論治理,周瑞超出其他人太多了,也正是這樣的盛世,讓人們對周瑞極為推崇。
老百姓要的多嗎?
一點都不多,他們只要這樣的生活,至於其他的什麼意識問題,什麼制度什麼的,他們都不在乎,他們真的不願意考慮那麼多。
只會認為是瞎折騰。
至於這個“病”是不是治標沒治本,他們是不管的,或者說,不願意去在意,年景好了,生活好了,有存款了,是不是該做點生意,是不是該置辦點資產?
什麼?
你還要更平等?那我怎麼辦?
他們不會去想日子能變得好過,就是因為平等了,就是因為曙光模式將財富再分配了,但這並不是永久的。
如果不能祛除病根,早晚有一天還會病發的。
你的辛苦創業,又怎麼比得上大資本的兼併壟斷呢?
短視也好,愚昧也罷,總之在長生革命之前,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東西,人們其樂融融的等待著新年的來臨,因為新的幻想公約的簽訂,人們更多的視野都放到了曙光城。
期待著新春大戰帶來出色的表演。
但作為最後一次可以使用“聯合創作”的新春大戰,藺文萱選定的劇本卻不是什麼快樂主題,而是最後的城,最後的希望。
主線是文明覆滅之後,曙光城作為最後僅存的奇蹟,尋找各種辦法復興文明。
當新春大戰開始。
在曙光城的所有人都是新春大賽的參賽者,可不論作者們怎麼想辦法,透過各個角度的補充設定,在復興都是一件極為渺茫的事情。
終於。
歷時21天,新春大戰結束,人們也沒能找到在文明滅亡後的復甦辦法,這次新春大戰並沒有勝者,而藺文萱也沒有將變動率都納為己用。
而是將其全部投到了曙光城上。
是的,他們嘗試失敗了,但也正因為失敗,他們對曙光城的執著更深了,因為在文明滅亡之後,他們至少還有曙光城,還有嘗試的機會……
這次新春大戰就像是一盆冷水澆在人們頭上。
人們漸漸發現事情似乎有點不對了,好像生活並不會如預想當中的那麼美好。
其中曙光城的人們感覺尤其明顯。
對於文明裁判所的離開,曙光城的人們極為不捨,尤其是那些曙光城的老人,貧民窟的那一批,他們對社會的理解比其他所有民眾都要深刻。
其他人不能體會到李和他們的苦心,他們卻是能夠體會的。
戰爭還沒有結束。
倒不如說,真正的大戰才剛剛要開始,不捨卻沒有挽留,他們知曉文明裁判所有著怎樣的偉大目標。
最後的船隻出發,這天數百萬人參與送行。
沒有太多的喧鬧,只有無聲的敬禮。
按理說這種場合李和要出面說些什麼的,但他並沒有,因為不光是文明裁判所要離開曙光城,藺文萱也要離開了。
歷史雖然已經被打穿,亂得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