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雅州黑茶(第2/2 頁)
三間房裡的東西全都在。
盤完庫房天色已黑,江吟把替換進來的幾種茶葉,各打包了一份帶走。
另外,她還讓小蘿多打包了些她沒見過的那種茶葉。
並且,她加強了庫房的戒備。沒有她的允許,任何人都不準進來。
回房換了身衣裳,江吟將黑茶和另一種茶攤開放桌上,並燒水各泡了一杯。
這些雅州黑茶是粗製型的,跟她們江氏平日賣的精製黑茶不一樣。
粗製黑茶通常由茶農完成,茶農把茶菁割下後,當天經過炒青、搓揉環節,第二天攤曬,進行推摩。再把茶裝入踏袋中踏茶,然後再曬乾,即成毛茶出賣。
而市面上賣的精製黑茶,則是由茶商自己來完成從毛茶到精製黑茶的製作。
茶商收購毛茶後,除毛尖、芽子二種茶外,均需做色。也就是使毛茶發酵,變成黑褐色。
這道環節需二十餘日,曬成八、九成幹。
幹茶經揀選後,分為茶梗、精茶及細茶。再把製成的茶梗同時加入茶葉內,進行配堆。
配堆完畢後的茶葉入包,再把茶裝入甑內蒸上片刻,壓制成形後,用黃油紙包好。
粗茶每包四甑,每四大甑重四斤,細茶每包十六甑,每甑一斤。
每四大甑或十六小甑合併後,再以黃油紙包好,紮上篾條,套上篾兜即可運輸、存放或是售賣。
而精製和分包,不同的茶商有不同的製法,江氏也不例外。
他們江氏也會在茶農那裡買粗製黑茶,再根據自己獨特的手法精製售賣。
江吟端起泡好的黑茶抿了一口,口感不澀不苦、回味甘甜。但因是粗製,口感比不得江氏自己售賣的黑茶。
隨即,她又將目光放到另一種茶上。
這茶外形微卷,形狀如同雀舌,銀毫顯露。色澤是黃綠油潤的,帶有金黃色的魚葉。
沖泡之後,它的湯色清澈帶微黃。抿上一口,味道鮮濃,有甘甜、醇厚的味道,葉底嫩黃。
江吟眉頭微蹙,這口感這模樣,似是蒙頂石花和蒙頂黃芽的結合。
難不成,有人在蒙頂石花和蒙頂黃芽的基礎上,炒制了另一種茶?
她有些不確定,於是偏頭朝小蘿道:“小蘿你來嚐嚐這茶,可覺得有什麼不同?”
興許,是她的錯覺也不一定呢。
小蘿端起她遞的茶杯抿了一口,又再抿一口。
直到喝了半杯茶,這才放下茶杯,怪異的盯著茶杯裡的茶葉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