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元宵離別(第1/3 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
炎荒萬里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一首明代詩人王守仁的《元夕二首》,裡面白毅最喜歡的便是“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一句。想來自己的父母也是思念自己在遙遠的地方,不過應該覺得自己到另一個世界去了吧,但思念肯定會存在。
關於元宵節白毅最喜歡的其實並不是《元夕二首》,只是裡面描寫父母思念遙遠地方孩子而覺得應景。
要說這元宵節的詩詞,最讓自己喜愛的還得是宋詞裡辛棄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裡那段“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確實不是水字數啊,是真的很應景,另一首詞也確實很美。)
元宵佳節在自己家鄉那可只有吃湯圓這一個活動,傳說中的逛燈會和猜花燈只有在古裝劇裡見識過。
在這個月圓之夜,白毅打算趁著月色離開。
阮世文覺得今天這貓有點怪,居然一反常態的與自己十分親暱。
過完年回來都沒有這種待遇,今天一見面就對自己喵喵叫個不停,甚至還能迎上來蹭自己的腿。
其實白毅只是覺得都要離開了,怎麼也得對這個餵養自己的野生鏟屎官好點。
阮世文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認真思考這隻貓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你有問題,很有問題!”
“有個錘子問題,你腦子有問題。”
“我就知道,雖然我聽不懂,但你一定有什麼事要告訴我是嗎?”阮世文看著他說一句就應一句的小貓貓,不對這個頭比小區裡其它貓要大。
“我TM,聽不懂也別胡思亂想啊,對你親近一點就不正常了?”
白毅覺得現在天晴了,一定是阮世文把自己整無語的。
“是不是要地震了,你想告訴我,專家說動物能提前感知到自然災害。”
阮世文一個勁兒的腦補,畢竟之前發生過一個省內地震,百分之八十狗被打的事件,據說有三種原因捱打:第一種地震來了主人醒了狗沒醒,因為沒發現地震而捱打;第二種發現地震自己逃跑的;這第三種就委屈了,發現地震提醒主人被認為是亂叫而捱揍。
不過細細想來就覺得不應該,因為小區其它動物都好好的,不可能發生自然災害。
那麼就只是這貓的原因了,而自己又看不出來,掏出手機就是一陣搜尋“流浪貓突然與人親近是什麼原因”。
好傢伙,不看不知道啊,居然有這麼多可能性。
“感到飢餓、受傷、寒冷、懷孕時可能會接近人類。”
看了看這隻大個身體健康的壯實公貓,這些就沒一條符合的。
“想念溫暖?幫助過一次後一直接近自己,可能是很享受、懷戀之前的溫暖,說明以前有過家,想得到喜愛並被帶回家。”
看了看恢復以往高冷範的貓貓,這貨也是一點對不上啊,就一純純高冷流浪貓。更不可能想被自己帶回家,餵養很久才跟自己親近讓自己摸,但這貨可是那種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性子,俗稱野慣了。
“網路搜尋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啊,小貓貓,你到底怎麼回事啊?”
阮世文是真的沒辦法,自己說的貓聽不懂,貓說的自己聽不懂,要是能成功對話就好了。想到這他突然有了主意,又搗鼓起手機來。
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