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試身手(一)(第1/3 頁)
老掛鐘發出“鐺鐺鐺”的洪亮響聲,把張靈悅從睡眠中拉醒。
睜開眼,天光大亮,張靈悅數著老掛鐘響了四下,結合迷糊中聽到的聲響和這天光亮眼的程度,看來是早上七點了。
該起床了。
天氣熱,張靈悅將頭髮全蓄起,在頭頂團成丸子,疊好被子,去做早餐了。
用昨晚的剩飯加水煮了飯粥,摘空心菜用豬油炒了,再用姜葉蒜沫炒一碗烏欖角,張靈悅吃過雖然素,但美味合胃口的早餐,推出改裝過的木頭車,往上面搬廣口玻璃瓶。
廣口玻璃瓶裡醃浸著豆角蘿蔔,黃瓜木瓜,姜和辣椒等瓜蔬,若是此時開啟蓋子,定是酸香四溢,讓人狂咽口水一一
這就是家鄉人俗稱的酸料,大小老少都愛吃,張靈悅也很愛吃,只是年少家貧,囊中羞澀,從來沒能肆意吃個夠。
少時,她最大的夢想就是:長大後要開個酸料檔。又能掙錢,又能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只是年少時的夢想,世人又有幾個能實現呢?
好比她,酸料檔沒開成,想歸鄉過田園生活也一一不,這個倒是差點夢想成真了,如果她沒有莫名其妙重生的話。
說起來,她到底為什麼會重生呢?
終於遇到了心愛的人,歸居田園的夢想也要實現了,正是從此一起幸福快樂地生活的時候,難道是老天爺見不得她好過,所以又把她扔回年少清貧的從前,想讓她又過一遍苦日子?
老天爺:那得把你發回解放前做個小腳婦女,才能讓你感受到世界的參差。
張靈悅:哈哈!有怪莫怪,她還是知道好歹的。
傳送回九九年,老天其實對她不薄了。
就當是老天為了圓她曾經想開酸料檔的夢想,以及彌補她上一世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不如意與遺憾吧。
八點多,一切準備妥當,張靈悅戴上竹笠,出發了。
從張家所在的松崗村到水門鎮,步行要半個小時,張靈悅推著木頭車,要避開路上的坑坑窪窪,木頭車上裝著酸料的玻璃瓶又重,此時村村通工程的道路專案又未落實,家鄉村道還是覆著厚厚河沙,腳踏車輪都有可能陷進去走不動的泥土路,手推的木頭車走起來就更吃力了,一路走走歇歇,走了快一個鐘,才來到了水門鎮。
水門鎮從前的名稱是水門圩,圩是鄉村集市的稱呼,鎮是建國後改的,農民們提起來的時候,還是習慣叫水門圩。
水門圩的圩日是農曆的二五八,一個月之中,逢二逢五逢八是圩日,每逢圩日,賣成衣的,賣雜貨的,賣日用的,賣小吃的,賣草藥、狗皮膏藥、賣各種農產品農用品等等的,就會來圩市擺攤售賣。
農民一年四季都有農事要忙,很少有人沒事天天跑圩上,都是有需要的時候及圩日才去趕圩,而那些擺攤賣成衣雜貨日用狗皮膏藥的,也是圩日才來,圩日一過,又帶著貨物趕到別的圩鎮去擺攤了。
今日,正是圩日,九點多鐘,已有不少人到圩了。
一般趕圩也是要趁早的,因為到了下午三點多四點,圩集就要散了。早上九點去,趁人少逛一逛圩街,挑挑貨物,和熟人聊聊天吹吹牛,難得偷閒放鬆放鬆,到中午,去小食店炒一兩個菜,喝杯酒,或者嗦碗粉,吃飽歇一歇,一兩點,兩三點鐘的樣子也就回家了,下午只要不是懶貨,還能下田地幹半天活呢。
張靈悅推著木頭車來到圩市街口,在圩市街口一家建材店前的路邊停了下來。
這是她挑中的擺攤位置,離建材店還有三米多的距離,離得遠,不會妨礙建材店做生意,旁邊還豎立著一根電線杆,也不會有車輛從這裡出入,如此建材店收不著她的租。
最關鍵,是電線杆和旁邊的涼茶西瓜攤之間的這個位置不大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