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對峙(四)(第2/2 頁)
也可以拿著個大喇叭,全圩播放上個三天三夜,讓大夥兒聽到可以背出來為止,潘太公,你覺得怎麼樣?潘家的叔叔伯伯、伯孃嬸孃、哥哥嫂子們,你們又覺得怎麼樣?”
廳屋裡,鴉雀無聲,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們,都感受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凌厲之氣,而潘家人,皆面如鍋底,臉全黑了。
他們,包括對張靈悅驚訝側目的張家人,都料不到看著還一臉青澀稚嫩的張靈悅,居然做事這麼狠辣。
這簡直是一點活路都不給潘家留,要麼選擇在今天讓大夥兒聽錄音內容,讓大夥兒傳播出去,要麼就是明天全圩拿喇叭廣播三天三夜,滿圩宣傳潘家幹過的壞事,讓潘家名聲盡失,臭名不止遠揚,還流傳後世,成為代代相傳的醜事惡事。
還是黎超英反應快,她看到了吃瓜群眾們臉上露出的不忍不贊同的表情,忙說道:“小阿妹,俗話說,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得這麼絕嗎?我承認,我家小兒媳是說了一些不妥當的話,但那也是出於擔心她嬸孃年老糊塗,生怕她被你們張家騙了她安身立命的家產的緣故。”
“而且,就算她是有過什麼想法,最後她嬸孃不還是一心向著你們張家,沒有答應,不是嗎?這一點,你就是拿大喇叭在圩上播上十天十夜,也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氣氛,隨著黎超英的話松馳了下來,眾人點頭的點頭,出聲的出聲,紛紛認同。
本來,會有“萬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樣一句俗語流傳,也就說明了,國人並不喜歡像張靈悅這樣的處事方式。
哪怕理在張靈悅那邊,旁觀者也不喜歡看到她咄咄逼人、不依不饒的樣子,更喜歡看她理佔滿了,卻還是網開一面,寬宏大量,這才是國人認可的處事方式一一
當然,這是現在這個年代的國人認可的處事方式,所以這時候的熒幕上才老看到壞事做盡的反派,來個老和尚說什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能被原諒。
到了後世的新生代,就不認可這一套了。
而眼下尚認可這一套的當代吃瓜群眾們,心已經偏向了潘家,有人向張靈悅說教:“這樣是不應該,人家潘家也有潘家擔心的道理,換誰家誰家不擔心?那可是臨街的三間鋪面。”
有人想勸和:“哥說哥有理,嫂說嫂文章,兩邊各有擔心,這事說來也不難,說開了就沒事了,橫豎不管潘家想幹什麼,你們張家都高明遠見,沒讓他們幹成,那這事,只要找個說話算得數的人來做箇中間人見證,這事也就過去了。”
有人向張靈悅施壓:“差不多就行了,潘家是做了不對的事,但你得理不饒人,非要把事情做絕,還想不想做生意了?”
“就是!”有人陰暗揣測:“你們張家也說不上無辜,人心隔肚皮,誰知道你們張家怎麼想的?那麼好的臨街鋪面,鬼知道你們有沒有心動,不然怎麼你家大人完全不出面,就留你們幾個孩子做酸料生意,還哄著於婆幫你們幹這幹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