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對峙(第1/2 頁)
潘伯公也沒指望能夠和平解決,他一聽到溜出來報信的洪蓮說發生了什麼事,就知道今日難以善了。
瞧瞧潘廿七潘三十這乾的是什麼事啊!
竟然請人販子拐賣孩子!
請就請了,還沒成功,還被發現了!
這事換他他也不幹啊,何況松崗村張家,一向不是什麼軟弱的人家,軟弱的人家,是佔不了一個村,擁有一方好耕種作吃的好田地的。
更別說張家不缺人丁,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
潘伯公不知道張象富是要拖時間等張成林,只當他眼下好說話,是先禮後兵,要謀求更大的利益。
心中撥著算盤,潘伯公裝作糊塗,拈了拈稀疏的鬍鬚,說道:“張一公,我剛來得匆忙,囫圇聽了兩句,也不知道具體是發生了什麼事,惹得你動這麼大肝火,大清早帶著子侄上門,照理說,咱們兩家,向來沒仇沒怨的,不知道我這幾個侄子,是哪裡得罪了你們張家?”
話說著,他的目光投向了於婆。
張象富看到了他的動作,冷呵了一聲,說道:“這就要問問你三個好侄兒了,問問他們為何眼紅容不下人,連幾個小孩子都欺負!”
“這……”潘伯公繼續裝糊塗:“這話是從何說起?”
“就從他們眼紅嫉妒我家的酸料生意,派人打探謀算不成,請人販子來拐賣我們姐弟說起。”張靈悅答。
她說得不緊不慢,口齒清晰,言語有力,讓人不能忽視。
潘伯公拈鬚的手一頓,打量起張靈悅來。
他說自己來得匆忙,這話是不假的,對整件事知道的不算囫圇,但也的確只是聽了個大概,只知道隔房幾個侄子為了於婆那房子又鬧起來了,之所以鬧,是因為松崗村張家一戶人租了於婆的房子賣酸料,生意日漸紅火,甚至於婆的腿也因被張家僱傭,而有了錢醫治,好起來了,幾個侄子擔心於婆會因此感激張家,再加上年老糊塗,把房子給了張家,以託付身後事,昏頭之下,就請了人販子把張家孩子拐走,讓張家忙著找孩子,做不了生意,於婆也回到從前沒有倚靠的日子,為了身後事,只能把房子給回族裡。
除了方法不對加沒成功,潘伯公不覺得幾個侄子所慮有問題,他老了,家中百事有兒孫操勞,日常吃完就是出門和人下棋閒談,對於婆現如今的境況也瞭解個七七八八,說給他知道的人,也曾不懷好意地提起過,於婆跟潘家人不親,卻對張家幾個孩子視如親孫,提醒他小心,好好的臨街鋪面,歸了外姓張家。
潘伯公嘴上說不會,哪有外姓人給扛幡摔盆的理,心中卻不敢肯定,畢竟這種事,只要當事人豁得出去就行,外姓人給扛幡摔盆雖少,但也不是不存在,而於婆恰恰就是個豁得出去的人。
不過,跟張象富一樣,潘伯公也有自己的私心,雖有此念,也不去管,他知道有人比他更著急,也知道此事最終還是繞不開他這個話事人,沒必要上趕。
因此,他沒去看過於婆的現狀,對張家幾個孩子只是聽說,沒有見過,剛才見到他們幾個被推舉在人前,心中雖猜測他們應當就是張家的幾個孩子,卻沒怎麼注意過。
國人國情嘛,向來是輕視孩子和女人的,尤其是潘伯公這種舊時代出生的老古董,孩子和女人在他這裡,是不當人看的,而張靈悅又是孩子又是女性,就更不在他眼裡了。
儘管潘伯公聽說過,她是家中老大,酸料生意是她領著弟妹做起來的,還是習慣性地輕視她,對她的印象,也只是一個輕飄模糊,在意識邊緣中一閃而逝的影子。
但這影子,現在具象化起來了,讓潘伯公不得不正視她一一
十三四歲的年紀,目光不卑不亢地和他對視著,說話直指要害,沒有多餘的情緒宣洩,聽說人販子拐的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