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2/2 頁)
當局造成了極大的震驚和恐慌,他們立即召集在阿的近5萬人的軍隊進行鎮壓,並緊急從本土大量增兵。至1955年底,法軍兵力驟增至20萬人。法軍按照&ldo;分割槽圍剿,梳型搜尋,聚而合殲&rdo;的戰略,動用飛機、坦克等現代化武器裝備,對民族解放軍實施圍剿、突擊和大規模進攻戰役。面對法軍的戰略和優勢兵力,民族解放軍採用了靈活機動的遊擊戰略和戰術,避開敵人的突擊力量,利用熟悉的地形,分散成小股活動,有力地打擊法軍。至1956年初,民族解放軍已發展到1.5萬餘人,加上民兵共有11.5萬人,武裝鬥爭已遍佈阿整個北部地區。
民族解放軍初期的武裝鬥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組織分散,缺乏強有力的核心領導和正確的政治綱領。為此,1956年8月在卡利比亞的蘇馬姆溪谷召開了阿民族解放陣線第一次代表大會,史稱&ldo;蘇馬姆會議&rdo;。會議選出了由17名正式委員和17名候補委員組成的阿民族解放陣線的最高政治和軍事領導機構‐‐阿爾及利亞全國革命委員會。會議還透過了《民族解放陣線綱領》。該《綱領》對阿爾及利亞的革命性質、戰爭目標、停戰條件和和平談判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戰爭目標和停戰條件是,打敗法國殖民軍隊,破壞法在阿的殖民經濟,並依照戰時國際法,不斷壯大革命勢力。
迫使殖民當局完全承認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和主權,承認民族解放陣線是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唯一代表。
民族解放陣線第一次代表大會以後,阿民族解放軍進行了組織調整。全國分為6個軍區,即奧蘭、阿爾及爾、卡利比亞、北君士坦丁、奧雷斯‐內門查、撒哈拉軍區。每個軍區下轄若干軍分割槽,軍分割槽分成若干地區,地區又分成若干區段,區段則包括若干村莊。解放軍編成團、營、連、排、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