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2 頁)
司找了幾個勤雜人手,把桌子搬到難民收容所旁邊的街道上。當然,這一天是卡特雷斯巡捕官當值,不會把他查禁。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之後,大量的難民家破人亡,湧入上海租界。與此同時,上海各界、各階層的慈善團體和各地同鄉會紛紛設立機構收容難民。這些機構便是難民收容所。到了一九四零年,難民收容所的數量已經達到兩百餘個,收容難民數十萬人。租界內外,善惡對峙,如此分明。
餘生在一處難民收容所旁,豎起兩條巨大的橫幅,和兩張巨大的海報。一條橫幅上寫&ldo;愛國電影《嶽飛精忠報國》主題曲《精忠報國》發布會&rdo;,另一條橫幅上寫&ldo;招聘愛國志士出演《嶽飛精忠報國》,待遇從優&rdo;!
兩張海報,一張是《嶽飛精忠報國》的主題海報,另一張寫著招聘演員的條件,年齡,身高,性別,名額,報酬等等。
唱片中的《精忠報國》便已不再是餘生的清唱,有了傳統民樂的伴奏。可是,有了這些民樂的伴奏,好好的後世流行歌曲,居然有了京劇的味道。只是更加鏗鏘有力,並不損顏色。
一開始,圍觀的眾人不過只是看熱鬧而已。可是這能從後世數以萬計的流行歌曲中脫穎而出的歌,感染力實在太過驚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早已脫離了戰爭的陰影,人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熱血洶湧。這些被日寇害的家破人亡的難民,心中所感,比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又何止大了千百倍!
&ldo;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息,更無語,血淚滿眶!&rdo;
對二十一世紀的人而言,不過是歷史轟鳴,歲月遙想。而對於眼前的人,卻是切骨之痛!年紀大的人還好些,有的麻木,有的痛哭,卻沒有什麼行動。而難民中的年輕人,聽得這樣的歌,便忍不住跟著調子唱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