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報告怎麼寫(謝謝“閃光炒飯?”的靈感膠囊)(第1/3 頁)
衛星離地面一般為幾百公里。
如果反射角度好的話,能夠看到一個反光點。
地球上經常能看到很多衛星化為一個光點,在天空上掠過。
月球上沒有空氣,可見度更好。
尤其是上面的太陽能面板,如果反光角度適合的話,要比普通星星更為耀眼。
加上引力小,很多衛星的軌道比地球衛星低得多。
一些低月球軌道衛星,軌道高度只有幾十公里到200公里範圍。
這已在張天的磁力感應範圍了。
但凡路過,絕對逃不過張天的“走你”。
不一會。
小石子衝上太空,精準命中了第一顆衛星。
龐大的動能瞬間將整顆衛星炸開,化為無數殘骸,灑落在虛空中。
這顆衛星屬於歐洲。
地面的控制中心。
在延遲1秒多鍾之後,失去了衛星的聯絡,螢幕上頓時滿是雪花。
航天工程師看到故障預警,急忙調出最後的資料,排查原因。
由於月球衛星的鏡頭,絕大多數都是對準月球地面的。
張天扔的這顆石子,倒是被捕捉到了。
剛開始,工程師們還以為是中了大獎,被路過的小隕石給撞到了。
結果稍稍一算角度。
不對勁呀!
隕石怎麼是從月球下方飛上來的?
除非月球背面發生了核爆級的隕石撞擊,地面的石塊被撞擊能量炸飛,才有可能飛得這麼高。
工程師調取衛星最後的影像。
沿著小隕石來的方向,一層一層地放大。
放大到最後,控制中心裡的工程師面面相覷。
小隕石飛來的方向,隱隱約約看到一個人影,似乎還會動。
看他的動作,跟小孩子扔石頭沒什麼兩樣,那個小隕石分明就是他扔的。
“這……主管,這是光影造成的假象吧?”
工程師第一時間否定了自己。
月球衛星多數是以地形觀測、礦物探測為主,一般很少將焦點鎖定在一個人體那麼大的範圍。
層層放大之後,已經跟馬賽克沒多大區別。
由於分辨太低,會經常造成很多視覺上的假象。
例如早期有火星衛星,曾在火星表面拍到“金字塔”和巨大的“人臉”。
為此還引起航天界的一陣騷動,以為找到了火星文明存在的證據。
結果隨著衛星的技術進步,有了更高畫質的攝像頭之後。
謎團自然而然就解開了。
主角略一思索:“按理說應該是假象。”
“但隕石飛來的方向,非常奇怪。”
“而且,這個馬賽克人影還會運動。”
“就算是光影假象,那也應該是靜止的。”
“我們還一顆中繼衛星,將它調過去,重點監測這片區域。”
隨著控制中心的指令下達。
月球正面的衛星,霍爾推進器緩緩啟動,噴射出輕微藍光。
由於月球體積小,月球衛星繞月飛行時間很短。
低軌道的衛星,兩個小時就可以飛行一週。
等到兩個多小時後,歐洲的月球衛星飛到指定座標上空。
還未等地面中心發出詳細的指令,又看到一顆小石子迎面飛了上來。
無聲無息中,螢幕上又全部是雪花一片。
由於提前調整了焦距,這一次看得更清楚了一些。
放大到張天的位置時,畫質已經相當於早期的馬賽克電腦遊戲。
一堆方形的畫素點組合在一起,雖然還